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5章 兩條路,她都不想選。

第65章 兩條路,她都不想選。

大街小巷的枇杷樹上, 顆顆橙黃壓枝,江南的春也就過去了。天氣熱而不燥,草木興而未茂, 恰逢小滿時節。

“日中則移、月滿則虧、物盛則衰。”1人生最好是小滿,莫求完美。

吳優和李執同樣默契地這麼認為。自從上次吵架後, 兩人都心有餘悸, 各退一步。

李執不再與吳優談及工作相關, 安慰自己兩人同食同寢, 已是最親近的關系。悠悠醉心事業、不喜被幹涉, 就讓她自己盡情折騰吧。

有時候避嫌地又太過,吳優調換部門後偶有苦悶, 想起之前與他的齟齬,自己先不好意思傾訴了。

不多的幾次, 吳優關心過李執的公司狀況,草草幾句就收了尾。反倒戀愛前, 兩人談起工作能心平氣和。

那道淺淺的裂痕一直都在, 沒有癒合。

吳優太喜歡壓別人一頭,當然也包括李執。

李執未曾介意初識時的針鋒相對,那時兩人是不算對付的熟人。他欣賞她的生動沖勁, 關注的不是她光鮮體面的名頭,而是那幾次太過深刻的印象。

他好勝,喜歡和吳優鬥一鬥, 慢慢地感情愈來愈濃,就生出了奢望。

家是用來交付後背、互相依靠的, 這是李執的認知。而吳優的慣性衡量讓李執覺得:自己不可以不成功, 悠悠會認為他不夠格;自己又不可以太成功,悠悠又必須要壓過他。

爭吵可以靠擁抱、接吻、做愛結束, 誤解不會憑空消失。可惜他和她都還太年輕,只會用自以為的方式愛人。

初春時節,李執本來有很多規劃同悠悠講:

比如等他公司新業務穩定下來,她也能休下年假的時候,未來是不是可以準備下婚禮兩人的開始不明不白,李執一直想掰回正軌,讓彼此的關系名正言順。

可悠悠從未起意介紹家人,李執就沒再催要拜訪吳優父母,大家都忙,似乎維持現狀就挺好。

再比如做完公司季度業績預測時,李執順便計劃了自己的財務狀況。之前買下老宅加裝修清空了現金流,他算了下之後的利潤分紅,終於有餘量考慮婚房了。

骨子裡李執是那種挺老派的男人。認為娶妻養家是很鄭重的事,要擔在肩上作一輩子責任。他受的家庭教育就是那樣的,刻骨銘心到血淋淋的地步。

李兆熙祖輩起就世代從商,顧秀青則是傳承的書香世家。兩人算得上門當戶對、青梅竹馬,自幼在栽桑養蠶、繅絲織綢的千年古鎮成長。民風淳樸又封閉,兩人卻是那個年代較罕見的自由戀愛。

六七歲之後,母親再不許提及父親,家中似乎不再有過去的痕跡。

某個夏日的午後,年幼的李執踩著凳子,搖搖晃晃地伸手去夠高處櫃頂上的餅幹盒子。孩子的小臂顫顫巍巍,不小心帶掉了角落裡壓著的厚重照相簿。

他蹲在地上一張張翻看,從前家裡住的開的、又賣掉的大房子和車子;爸爸媽媽抱著還是嬰孩的他去南京遊玩在鐘山音悅臺前的留影;以及,更早李執未出生時的照片。

年輕的男女騎著腳踏車約會,在城市裡的西餐館中共享一份奶油栗子蛋糕,是千禧年以前、專屬九零年代的浪漫。

再往後翻,還有張燈結彩的喜宴,李執看著爸爸媽媽畫著誇張的妝容,做歡慶而搞怪姿勢。

那時母親剛帶他和妹妹搬離了舊居,租住在縣城狹窄簡陋的筒子樓。逼仄的環境裡每一寸空間都彌足珍貴,李執以為父親的印記已被全部抹去,沒想到顧秀青都儲存了下來。

與之對應,父親最後跟李執託付的是:最遺憾不能照顧家人,保她們一世安穩。

這是李執關於婚姻的最初認知:無論成敗,在後方堅如磐石的存在,應該極認真地對待。

正因如此,當初沈南風、沈南雨慫恿他跟吳優領證時,李執第一反應竟是抵觸的,太兒戲了。

過了懵懂的青春期,他沒什麼心思談愛。起初疲於生存遊戲,想要多些籌碼立足於世;後來有了餘力,又寧願拼命趕時間完成父親的遺願。

可是,壓不住心底的那一絲貪念,他和悠悠就這樣歪打正著地開始了。既然如此,李執想盡力往理想中的家去靠攏。

他和悠悠現在住的房子是一套地處浦西中環的三居。由2012年李執成立了第一家公司,拿到第一張外銷大單後,賺來的第一桶金購得。在最需要資金時也曾用去抵押過橋救急,裝修簡單卻感情極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