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一座山哪怕再高,也能用肉眼看到它頂峰,知道它的極限在哪,如果他去攀登的話,也能給自己心理安慰,它的最高點就在那,自己只要達到,就算翻過了這座山。@·無錯首發~~
可秦川對他來說,更像是一顆星辰,極為亮眼,但是根本不知道自己與他還有多遠的距離。
每當鄭越是以為自己離他近了一點的時候,結果比量下來,兩人之間的距離還是那麼遠,甚至每次這樣過後,心中還會是更加的絕望,因為兩人之間的鴻溝彷彿永遠也不能填平了。
畢竟要鄭越來選秦川最好的作品的話,他不會選《菊花臺》,也不會選《童年》,而是會選秦川的下一首歌。
因為這些作品雖然已經足夠優秀,但是在他看來,只要秦川繼續寫下去,哪怕秦川寫出再優秀的作品,他也不會感到過於驚訝,因為他這都習慣了。
於是他這一番心理活動後,又是微微嘆了口氣,然後接著道:“話說我也是很好奇秦哥你是怎麼做到的,能像這樣一直源源不斷的產出,我感覺我肚子裡的存貨用到三十首歌的時候,就會用完了,再要寫歌的話,我就得自我充電去了。
。”
他這也是實話,畢竟他也不是專業的詞曲作者,主業還是當一名歌手的,因此他寫歌的話,也是在消耗自己的見識、靈感以及過去二十多年來的積累。
而他給自己也是定了一個限額,要是自己寫了三十首歌后,就要放緩腳步,之後進行一番自我充電後再寫歌。
畢竟如果肚子裡沒有了新東西,之後寫的歌也無異於重複自己之前的那些歌,不能給聽眾帶來更好的觀感的同時,也是會讓自己內心慘產生厭倦之意的。.
不過在他看來,秦川似乎是沒有這樣的煩惱。
因為秦川雖然現在也是有十多首歌,但是這些歌的領域幾乎是沒有交叉的,也就是說只要秦川想,那麼他是可以在他寫過的這些歌中,挑上一首歌,選擇它所在的領域去擴充套件。
就像《菊花臺》帶來的“中國風”這一曲風,現在網上的熱議可不少。
雖然它的跟風作雖然還沒出來,但那也因為《菊花臺》也在釋出出來三天,哪怕粗製濫造的流水線作品也沒可能這麼短時間內製作完成,畢竟之前又沒有“中國風”類的作品,他們想要當“裁縫”的話,也沒歌去縫。
不過鄭越也是能很清楚知道,秦川之前是跟他說過那麼多關於“中國風”的內容,肯定是對它做了足夠多的準備,那秦川之後是寫出十多首“中國風”的歌,他也是一點都意外的。
因此,他也是很好奇秦川是怎樣才能夠做到保持如此之強的詞曲輸出能力的。
而秦川聽到了鄭越這一問話,也是知道他內心的疑問,於是笑了笑,然後接話道。
“我其實也是有極限的,只不過這個極限很大就是了。”
他說完這話,也是在心裡補充道:“大概是有一個世界那麼大。”
畢竟他擁有的系統,所包含的曲庫可是整個藍星的曲庫,因此這個數量自然也不是無盡的,只是很大。
鄭越倒沒對到底有多大這個問題繼續追問下去,畢竟在他看來,人都是有極限的,要是硬是要去追問出來,似乎也顯得不是那麼禮貌。。@·無錯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