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群臣凜然。
包括楊廣,也對薛燕刮目相看。
這麼一頂大帽子扣下來,誰敢接招?
要知道,入朝為官,最為忌憚,最為害怕的,莫過於有人胡亂扣帽子,這帽子可輕可重,輕則罷黜官職貶為庶民,重則可能就要抄家滅族。
至於薛燕剛剛那最後一句,可謂將語言的藝術用到了極致。
這時候倘若有人對監管部門提出異議的話,便會應了薛燕的猜測,讓眾人誤認為你與貪官汙吏有染。
而如今大隋的環境,對於貪汙舞弊的態度,是絕對的零容忍,發現一起懲治一起,不管你背景有多深,權利有多大,一概照殺不誤。
因此,對於施行監管部門的制度,薛燕在朝堂上,立下了大功。
“陛下設立監管部門,自有陛下對於現有國情的考量,我等不敢反對。不過陛下,一旦再次新增一個部門的話,那必然要提拔一大批的官員,這對於大隋財政的負擔,會不會過於巨大了?”
戶部尚書站出來一臉為難的道:“國庫先前的確不缺銀子,可時間畢竟已經過去很久了,隨著每日不停地消耗,眼下財政方面頗為緊張,要再想拿出那麼多的銀子來設立監管部門的話,難免會捉襟見肘。”
“又缺銀子了?”楊廣眼睛一瞪:“你這個戶部尚書怎麼幹的,怎麼每次朕決定要辦一件事的時候,你總會跳出來跟朕哭窮?”
“陛下,不是我哭窮,而是真的沒辦法啊!”
戶部尚書苦著一張臉,鬱悶的道:“國庫的銀子是固定的,只有出項,而沒有進項,照這樣花錢,就算有一百座金山,有一百座銀山,也會撐不住的……”
聞言,楊廣剛剛才升起的火氣,立馬又降了下去。
因為,國庫的情況,他也十分清楚。
正如戶部尚書說的那樣,目前的大隋,好像還真沒有什麼收入……
一座國家的收入,大多靠稅收而來,大隋從長安撤出,固守江都,這疆域一變小,能夠徵收的稅收,自然少之又少。
原主人此前一直在江都施行重稅,雖解決了一定的燃眉之急,但到頭來卻搞得天怒人怨,讓老百姓對大隋恨之入骨。
楊廣穿越而來,決心要改變這一切,他首先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取消所有的苛捐雜稅。如此一來,才算勉強挽回了一些民心。
但!
該說不說的,此等舉措,也相應的斷絕了大隋的財政來源。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算破財免災。
此時此刻,大隋只能坐吃山空,楊廣早先找回來的那些銀子,早就被花的差不多了,畢竟一座國家要想正常運轉,每天都得花費大量的銀子,能堅持到現在,不能全怪戶部尚書。
甚至於,他這個管家的能力,其實還算可以了,要換個不善管理的人來,別說半年了,三個月都堅持不下來。
“朕剛來的時候,缺銀子,現在過了這麼久了,還要為銀子而犯難,歷史,總是如此相似。”楊廣暗自噓唏,覺得一個頭兩個大。
戶部尚書見狀,隨即建議道:“陛下,現在江都的百姓,日子過的還算可以,要不,我們重新徵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