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不禁冷哼一聲,不再說話。
在隋唐時期,確實很難找出一個能夠與李世民旗鼓相當的存在,但隨著他出現在這個時代,這一切就將變得不一樣了。
熟知歷史的楊廣,對於李世民可謂異常瞭解,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敵在明我在暗的情況下,若兩人真的不顧一切的對拼,楊廣相信,最後的勝利者,一定會是自己。
“陛下,現在不是與李世民衡量比較的時候,當務之急是要派人將邊境小城奪回來,將駐紮在那的李淵大軍驅逐出去,還江都一個完整山河。”
來護兒站出,戰意盎然:“末將雖不敢說一定能戰勝李世民,可要攻下一座小城,末將還是有十足的把握的,懇請陛下給末將五千精兵,由末將親自出戰。”
楊廣聞言,想都沒想便直接拒絕。
“來護兒,你身為大隋的大將軍,不可意氣用事,別說朕尚未決定出兵,即便真要出兵,殺雞又何需用牛刀?否則被李淵知道了,還以為朕手下,真的無人可用了。”
“陛下,是末將唐突了。”
來護兒自覺理虧,低下頭不再堅持。
楊廣搖搖頭,這來護兒身為大隋赫赫有名的一代戰將,勇猛有餘,但卻有一點不好,那就是太好戰,一旦聽到外邊兒有點風吹草動,立刻迫不及待的請戰。
這樣的性格,當一個普通軍官,確實值得嘉獎,可要知道,來護兒畢竟是大將軍啊!大將軍,那能與普通軍官相比嗎?
但,有人主戰,相應的,就有人主張避戰。
兵部尚書就是如此,他站在那猶豫半天,方才走到楊廣面前,表情嚴肅:“陛下,臣覺得,此戰不應打。”
“哦?為什麼?說出你的理由。”楊廣不由多看了此人兩眼。
兵部尚書猶豫著道:“以李淵部署在江南的兵力,完全不必奪取那座邊境小城,這沒什麼戰略層面的意義,他真要戰的話,大可以帶兵殺入江都,直奔陛下而來,在絕對的力量面前,沒有任何手段可以阻攔他。”
“而再反觀李淵大軍那邊,奪取了邊境小城之後,便再無任何下一步的動作,從這點上不難看出,那李淵,或者說李世民,此舉明面上給人一種他們要進入江都的錯覺,但實際上,卻純屬是一次普通不過的立威之舉。”
“如果臣所料不錯的話,短時間內,他們不敢再進一步,換句話說,他們現在還不敢公然挑起太大的戰爭。”
聽著這兵部尚書的話,楊廣眼眸微亮,此人的這一番言論,竟跟他想到一塊去了,這讓楊廣看向他的目光隱隱多了幾分讚賞,笑著鼓勵他繼續說下去。
見自己的分析得到了楊廣的肯定,兵部尚書心神大定,繼續侃侃而談。
“他李淵不敢打,我們又為何要主動去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