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商者最要注意的一件事,便是與人為善。”
反思自己這半輩子的生意經,再回頭看看那幾個牧童,他們得知自己不必黥面後,對烏氏倮投來了感激的目光。
“再過幾年,我家或又能收穫幾個忠誠的徒附。”烏氏倮露出了一絲笑。
這些出身不佳,沒有太多出路的惡少年,是烏氏倮商隊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家子豈會屈尊受他這個戎商驅使,去千里之外運輸貨物?
所謂“良家子”,是關西諸郡一個特殊群體,數量並不多。
首先,要是除醫、巫、商賈、百工、贅婿之外的人,在以農業為重的秦,他們都被視為末業,尤其是商人和贅婿,更是謫邊的首選。
其次,良家子不僅自己奉公守法,以上推三代人,也沒有家族犯罪史。
最後,良家子要有一定家產,奴婢、馬、牛等動產,田、宅等不動產都在計算之,必須在十萬錢以上……
能做到這點的,只有一種家庭:軍功貴族。
他們尚武、驕傲,講究“駟驖(tiě)孔阜,六轡在手,公之媚子,從公於狩。”
烏氏倮喜惡少年厭良家子,黑夫卻正好相反。
“我聽說新來的郡尉行縣,每到一縣,必先招良家子來見?”烏氏倮問弟弟。
“正是如此。”
烏氏延道:”不僅召見,郡尉還身披甲冑,親御鞍馬,選良家材力之士,馳射涇陽,講習戰陳。他當眾說起自己從黔首一路做到中更的經歷,對良家子們大加勉勵,最後,竟招募眾良家子入伍做郡兵……“
黑夫也算秦一統六國戰爭中的戰鬥英雄,他從黔首一躍為郡尉的事蹟,也是極其勵志的“傳奇”,各縣良家子受其鼓舞,遂踴躍應募。
“這位郡尉,雖初來乍到,卻先撫大原之戎,又收郡兵之心,最後,還把良家子悉數徵召入伍,這是一心想要做大事啊……”
烏氏倮若有所思,他當然清楚黑夫想做何事,但他的立場,卻有些微妙。
“北地行政一旦收緊,則水必清,水清則無大魚。”
到時候,他們家作為最大一條魚,就不好混了。
再者,黑夫的戰爭目標,必是月氏、匈奴中的一個,烏氏倮每年都與兩國貿易,收取賄賂,賺取大量錢帛,一旦戰火燃起,邊境不寧,烏氏倮的生意便要一落千丈。
所以他才憂心忡忡。
但再憂慮,黑夫已將至烏氏縣,烏氏倮少不得擠出笑臉,來邊界相迎,且再看看,此子會對自己用什麼手段,來說服自己支援這場戰爭。
不是烏氏倮吹,若沒有他積極配合,提供財力、牛馬,黑夫的戰爭計劃,恐怕會遇到許多困難。
末了,烏氏倮突然問弟弟。
“黑夫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
烏氏倮回憶過去兩年發生的種種事情,總覺得此人好似橫空出世般,突然崛起,突然受寵,突然提出種種新點子、新策略,卻總能對秦始皇的胃口。
若是巧合還好,但若是他在心裡精打細算過的,那就讓人恐懼了。
“別的我不敢說。”
烏氏延回憶在咸陽時,與黑夫不多的幾次會面,透過紅糖,黑夫與自家生意也有利益關係。
他篤定地說道:“黑夫此人,他若為商賈,其財富成就,恐怕不亞於兄長啊!”
……
“烏君!”
次日,郡尉馬車一停,身披絳色官服,佩銀印青綬的黑夫便下來了,在烏氏延的引薦下,與烏氏倮相互認識,而後,便和藹地扶起了作勢要拜的烏氏倮……
“烏君位比封君,不拜郡縣長吏,向我行禮,真是折殺後生也!”
烏氏倮亦不敢怠慢,但看著這個面容樸厚的黑小夥,依舊無法想象,這樣一個人,弟弟為何說,他有與自己比肩的“商業眼光”?
二人相互觀察,寒暄了一番,烏氏倮提起了明日就要展開的烏氏縣牛、馬大比,黑夫卻對此興趣不大,客套了幾句後,索性挑明瞭自己來此的目的。
“烏君,我想要與君詳談的,不是牛馬肥瘦,而是一筆涉及到幾萬萬錢的大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