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十一章 重升參與辰

“子衿。”原倚風皺眉不讓玉子衿繼續再說,她為他做的已經夠多了,實在不需要再為了一個叛主的小人擺出這般刻薄模樣。

鄭彝低頭賠著笑恭請二人離去,若可以做個忠心的奴才,誰又會選擇叛主?這位新皇藏得如此之深,看來不止瞞了世人,更是瞞了同胞親姐啊!

中寧王府位於城東天耀大街,佔地寬廣,氣勢恢宏,修建得富麗堂皇,巧奪天工。四周俱是王公高門,是顯陽一塊富貴寶地。

看到這金碧輝煌的王府,玉子衿並沒有引起幾分興致,緊握著原倚風的手臂向正廳走去。

一朝天子一朝臣,衛碧雖有作為之心,但也看出新朝皇宮也非她這個舊臣的歸所,便辭了掌令之位回了獨孤家。是以從宮中出來玉子衿身邊的親信就只剩了纖兒、英濃和翠萱這三個陪嫁侍女,肖酌原本是原倚風在清河王府的隨侍,清河王夫婦逝去後一直在府中料理諸事,此刻便來了中寧王府依舊照料原倚風起居。除此外,整個中寧王府管家、僕婢以至府兵侍衛,無一是他們的人。

聰明如玉子衿和原倚風,如何不知道這是有意為之,出了皇宮入這中寧王府,他們只怕才是真正的不自由。

乙未年正月初一,新皇登基,定國號乾,改元天緯,東原易國。原氏舊有宗族,一律留其封位,隆恩厚待。

同日,玉寒下詔大赦天下。詔追尊皇祖文康王為文康皇帝,妣為文康皇后,皇考忠肅王為忠肅皇帝,皇兄端睿王為端睿皇帝,祖宗之稱,付外速議以聞。

次日,下詔尊王太妃明氏為皇太后,立髮妻沈氏為後,嫡長子玉揚旌為太子,晉先兄嫡子潁樂郡王玉揚瑜為潁樂王、長子玉揚羨為德寧王,先兄遺孀擎陽長公主稱端睿皇后,賞黃金萬兩、良田千畝。

同月,詔封諸親:一等照威將軍玉亓為長興王,尚書左僕射玉澤為平陽王,幼弟玉宇為廣林王,散騎常侍玉集為萬城王,青州刺史玉凌為常山王,宗正卿玉意為襄城王,軍器監製使玉渙為榮陽王,福德刺史玉茗為任城王,冀州刺史玉珏為武陽王,寧州刺史玉黎為高平王,玉濟為博州王,玉凝為新平王。

封臨川王妃為熙寧長公主,南侯世子妃為潁城公主,承寧郡主為靈陰公主,婉嫻郡主為青城公主,寧安郡主為安城公主,靜慧郡主為澤城公主,賢如郡主為臨江公主。

國制一延舊制,東乾至此立國。

不日,北境捷報傳來:二等折風將軍玉揚翕以三千輕騎破忝盧數萬大軍,殺敵兩萬,斬殺三員大將,孤軍北進霽雲山,奪原朝所失雪霖郡三城,史稱“霽雲大捷”。

玉寒大喜,聞時邊境人民贊玉揚翕“雪域戰神,霖降天際”,即封玉揚翕為雪霖王,以雪霖郡三城為封。

新朝初立,等到一應事宜步入軌道後舉行國宴,已經是一個月之後的事了。

寒冷的風吹在廣闊無礙的城樓門之上,萬朵煙花璀璨綻放,文武重臣依禮落座,共在寒風中看著那個冷漠尊貴的男子雄威落座。

物換星移幾度秋,有誰能想到不過數年時間,昔日寧襄王府不顯山不露水的二公子今日竟會登臨大寶君臨天下?莫說在場眾人,即便是玉策與玉天在世,恐怕也不會相信他們尚未做的事居然被他做了。

“今朕初登大寶,特在此設宴與卿同慶,今夜且不醉不歸!”

冷風將玉寒的聲音傳至各處,他於城上最高處傲然而立,群臣列坐看不到盡頭,均恪忠舉杯痛飲。

仰頭飲盡佳釀,玉寒淺笑看著右手邊的原倚風與玉子衿,“不知姐夫和姐姐在新府中住得可習慣?”

“多謝皇上,臣與子衿很好。”原倚風氣度超脫一笑,既無失國之君的潦倒頹唐,又無一朝淪為臣下的卑微怯懦,那般灑脫風骨讓人為之起敬。

其實世人皆明白,即便東原不亡於原倚風一代,怕也早已支撐不許久。若當初原業不西逃,憑固有基業,原朝可重振一時也未可知,偏偏他卻帶著原氏僅有的枝節流竄川西投奔宇文錚。

古木蔥蘢失卻根結,如何能再重振華蓋?初到川西不過半年時間,原朝皇室僅存的勢力就被宇文錚剪除殆盡,原業自己也不過是又入深坑罷了。

所以,若論起亡國之君,不論是當今後世,鮮少有人將這一罪名扣到原倚風頭上,固然其身盡後只得“仁靜”之諡,也不過是命中不由人罷了。

頹圮的帝業,能人不存的宗親,手中無幾的權力,僅憑這些重振山河,那就已經不是一個人的能力問題了。況且上天已經寬待了原氏,讓玉家短短几年間就換了三個掌權人,即便這樣原氏也未能得喘息之機玉策死了有玉天,玉天死了有玉寒,玉寒之後還有玉亓、玉澤、玉宇,甚至於玉集、玉渙和玉家下一代即將長起的子子孫孫,對比原氏子孫的凋零是玉家男兒的隆盛。於此,原氏的運道就已經到了盡頭了。

只可惜原倚風一代風塵表物,卻成失國之君,以九五之尊淪為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