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十五章 手足有離殤(一)

連烽對嶺度,嘶馬隔河聞。箭飛如疾雨,城崩似壤雲。

這位東乾的大將軍王驍勇無敵親身前線,在短短數月時間內掃蕩北境,威視北敵,擊潰蠻族各部聯軍,令入侵者聞風喪膽,本日漸崛起的忝盧在此役中喪甲士十萬人,丟棄鎧仗十六萬,幾十年積攢的實力一夜喪空。

天緯三年夏,戰事結束,玉亓在這場戰役中成功收復了原朝末年被蠻族侵佔的大量北境領地,東乾的北部疆界已東兼渤海故地,西吞烏雲以西。

玉亓控弦上馬將百萬,成了東乾獨一無二萬人之上的大將軍王,班師回朝之日,東乾君臣傾國相迎,玉寒更深倚之,加玉亓太子太保、柱國銜位,食邑十萬,恩蔭三子。群臣奉迎攀附如潮,皆遠沈杳而近玉亓,長寧王府每有宴會,附者莫不往之,可謂“座有三千玳瑁之簪”。玉寒聞之,只一笑置之,道:“六弟居功至偉,實可領之。”

玉亓本就性情桀驁張狂不知收斂,時間一長難免就愈加我行我素更加肆無忌憚起來,朝中已始有在玉寒之前謗其張狂者,王妃蘇醴與府中家臣早諳此理,時常躬而勸之,玉澤也多次說明利害,連玉子衿聞訊也修書致言勸其收斂,然而未收其效,玉亓每每聽人諫語總笑言:“孤乃聖之親弟,又立戰功赫赫,爾等何故杞人憂天,他敢不顧太后年事高哉?”

時人聞玉亓之邸長興王府廊宇秀麗,設玩精奇,車馬出入,樑棟愈制。園池之美,諸王莫及。甚而出時鳴馳御道,儀仗成行。

正所謂:“山有高下,水有大小,人處世間,亦有尊卑。”玉亓的違制之舉終遭到了朝臣的彈劾,玉寒本就忍耐已久,此時更是順勢而發,沈杳一黨沉寂許久,見勢焉不煽風點火?頓時參長興王之本勢如流水,決堤成波,甚有人直言玉亓結連朋黨乃埋之新朝禍源,豢養私臣多趨炎附勢之輩,以長興王府之勢聚斂積財貪贓枉法為禍百姓,立國之始有此弊病實乃國之大不幸運,紛紛請求玉寒嚴懲玉亓,縱使非其之過,然樹大招風不知收斂,束縛手下未得其當,此過非其過,終由其所釀!

千人所指,無病而死。玉亓才徹底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削株掘根,無與禍鄰,禍乃不存。蘇醴及時勸他解散府中家臣門客,去浮華之飾,拆愈制之設,自負荊條跪於政通門外請求玉寒赦免罪過。

玉亓方乃聽其言,當日坦胸腹,負荊條於身入宮請罪。

玉寒察其悔過之意,又有太后詣殿求情,念起功深勞重,特從輕處置,削其封邑減半,回府面壁思過三月,無詔不得踏出。

玉亓領旨謝命,回府思過,自此愈恨沈杳。

天緯四年孟春,天氣日暖,萬民耕時,有農民在岱東雲泊一帶墾荒時,發現其地山頭埋葬有大片金礦,永寧侯沈杳的岳父梁旭時正路過聞之,深貪其財,出重金買下以充私財,並僱人採之。

原朝至東乾兩國對商人之流管束並不如前朝那般苛刻,買礦賣礦的行為並不違法,居官有爵者亦可行入商市盈賺利財,梁旭所為並不觸犯國法,奈何他從當地人手中購買金礦之時一味圖其利財,竟無意間觸動了東乾已故大長公主玉映姬夫家的墳塋故地。

玉策出生之時母親早亡,其父玉繇又是個不事生產,遊手好閒的浪蕩子弟,傳到玉繇這一代,祖上本家底殷實的岱東玉氏已是沒落,玉策從小便是由姐姐玉映姬和姐夫尉遲景撫養長大,待他功成名就後為已經故去的姐姐請得朝廷追封為環陽鄉君的封號,並將姐姐姐夫夫妻二人的合葬墓遷入了顯陽玉氏墳塋。後玉寒登基,追封玉映姬為敦德大長公主,追贈尉遲景駙馬都尉,遷二人靈柩赴葬玉策偲陵。

尉遲景於玉策有教養之恩,他與玉映姬雖無男嗣後代,尉遲家卻有族人宗親,並且在玉策在世時深深得到了他的厚待照拂,梁旭開礦觸動了尉遲家的祖墳一時當即就被尉遲家人申報到了顯陽,玉寒聞訊大怒,當朝就貶斥了沈杳一頓,並下旨要斬了梁旭。

沈杳之妻梁氏聞旨,火速進宮求見皇后沈氏,並跪於鳳藻宮外泣血陳言,請沈皇后代為向吾皇說情,恩赦老父,並保證以後約束孃家族人,不敢再犯!

沈皇后近兩年常年幽居佛堂,不問外事,聞弟媳有難,刻動惻隱之心,輿駕方出宮門,長興王妃路遇之叩請,言曰:“神武先皇視敦德大長公主如母,先皇之孝意,吾皇當為之盡之,永寧侯婦固有孝心於婦,敢比先皇哉?”

沈皇后聞言乃止,上立斬梁旭不赦,永寧侯婦至此深惡長興王妃,時背尋時機於沈皇后前譏之謗之,後充耳不聞,只一心向佛。

此事後,御史朝臣皆言梁旭猖狂皆仗沈杳之勢力,還沒得意幾天的沈杳在被玉寒貶斥之後,又接連被朝臣彈劾,險些被卸去了手中掌控的宮廷禁衛之權,聽其妻訴言長寧王妃所為,心中篤定此事定與玉亓有關,兩黨相爭在兩人相繼被皇權彈壓警告後並沒有趨於環節,反而轉為暗流愈演愈烈,不可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