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第 42 章 “卿卿,我實在聽不得你……
王靜姝實在很有理由懷疑是沈二郎故意安排碰上流民的。
他們沿途一路早幾日都是太太平平的, 前頭也早有人探好了路,今日卻陡然地遇上了這般多的流民,二表哥初時也顯然沒有那麼慌, 還有功夫教育她,可後來又不似作假,著實讓人難以猜測,不如直接問。
沈二郎此刻也擦著驚嚇出來的汗,被王靜姝問得生出幾分心虛,雖說出了點預料外的意外, 但畢竟是自己定下的路, 要說一點準備沒有那也是假的, 一瞬的功夫又重新擺出了淡定的姿態,“表妹想多了, 你我既決定了一同去往梓潼,當然是安全第一。”
“不過這處越發靠近亂動之處,逃出的流民也越發的多, 也不可能如前幾日一般途中半點波瀾也無。”
“今日這條道也是沒有辦法,已是提前探查過了,只沒想才堪堪半日的功夫,就又多出這般多的流民。”
王靜姝狐疑,但已相信二表哥不會拿自身危險開玩笑。
沈二郎見此, 擦著汗地繼續道:“今日遇上了流民也好,表妹對之後的行程,也好有個心理準備。”
“流民固然可憐,但我等若是遇上了,也要以先保全自身為先。”
王靜姝贊同地點了點頭。
沈二郎瞥王靜姝一眼,又狀似無意地提起沈遐洲嘆道:“我們遇上這些流民就已很是為難, 三郎不但要從成了氣候的流民軍手裡奪回陰平,還要招安和安置他們。”
沈二郎搖頭幾下,其中為難想想可知。
王靜姝越聽越面露古怪之色,二表哥一長串的話中遮遮掩掩地透著事情的真相,二表哥是知道今日所走的道會遇上流民的,也如他所說,再往下走,這是不可避免的,是為了給她提個醒。
但二表哥的態度也足以表現,他並不知會有這般多的流民,就像是突然出現的一樣。
而且,怎就突然提起沈遐洲了,還為他發愁了起來?
兩人驀地沉默了。
沈二郎在想到底是哪裡沒有計算到,流民怎會突然增多?按他原先計劃,他本該姿儀甚好地藉助零星遇到的流民,為表妹長個見識,然後再趁機說起要安置流民的不易,這差事落到三郎身上,也是極為難辦的。
到時再帶表妹先遠遠見見三郎端秀善良、盡責,也就能打消許多的成見了。
他可謂是為了三郎也為了王表妹,費盡心力地安排啊。
他打定主意,與其讓長公主為了利益和拉攏,給三郎指婚個聯姻物件,那不如先讓三郎選個喜歡的,他瞧著王表妹就很不錯,還能製得了三郎,就是三郎,實在太不會追慕女郎了,哪有用綁這種手段的?
只能他多操勞一些了。
而與此同時,王靜姝則是想,是不是不該太信任二表哥,二表哥答應幫忙和慫恿的事吧,好像就一件沒有成功過,就如介紹的名士,就會同時帶個強有力的競爭對手沈遐洲),答應幫她舉麾贏得端午祭拔選,他先中了招鬧肚子,再到了現在,慫恿她去沈遐洲面前耀武揚威——
他們真能平平安安到嗎?
二人目光兀地撞在一塊,不信任與別有用心相碰,各自移開了視線。
兩人尤在平複著百日裡遇到的驚險,快入夜造飯時,明明足夠隱蔽,炭火也無煙無焰,可就是又吸引來了一大波的流民。
當即默契地扔了鍋飯就跑。
這次反思原因時,終於有了些進展,正因他們的炭無煙無焰,而放鬆了警惕,然則飯香比焰火更吸引人,流民之間相互察覺跟從,才總是彙聚而來,其次,還有個壞訊息,陰平郡的僵持,導致周遭原本彙集的流民難以安定,更不受控的往外遷動,甚至擴散至梓潼和廣漢郡。
所以他們才會在趕路時遇到越來越多的流民。
接連被圍追幾次後,沈二郎與王靜姝再也不敢埋鍋造飯了,而且他們也沒什麼餘糧了,就是那些暗中衛士也流散許多,如今兩人簡直相看淚眼,確實刺激死了,刺激得時時刻刻都要注意著小命。
沈二郎寬慰:“表妹,別難過,怎麼這也是難得的經歷,多少人一輩子也難體會一次。”
“再忍忍我們便能到梓潼城郭了。”
臉花花的王靜姝再也不想理會沈二郎了,只豎著耳聽星軌打聽來的訊息,聽聞是有京中來的官員,下令鎖死了周鄰三郡,並強制各郡接收流民。
這是為防流民擴散得更廣引起不必要的動亂,也是為收編安置流民。
王靜姝若有所思點頭,難怪剛開始遇上流民時,流民都是向外逃的,而後來遇上,便成了同路。
她與沈二郎原是想過放棄去梓潼,及時離開,但也因三郡封鎖及遠近的原因,才繼續向梓潼。
也更知那京中來的官員許是沈遐洲。
在沈二郎的對比下,她現在竟有點想念沈遐洲。
然,王靜姝與沈二郎對沈遐洲只猜對了一半,來洛京的官員確實是他,但他如今並不在梓潼,他心中因與王靜姝的約定,只想快點結束這邊的動亂,故而日夜兼程地趕到梓潼下布了一系列措施,又趕去了呂思溫紮下的營帳。
以至於他收到夜闌送來的王靜姝訊息已是幾日後,彼時,正是攻下陰平郡的關鍵時候。
眾人只見上一刻還細聽他們商討的年輕郎君,面色陡地冷寒了起來,眸中若有幽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