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9章 勸學之詩

然後老夫子看向方唐鏡,開口問道:“賢侄,你覺得子俊這首詩如何?”

“才情上佳,功底頗深,已有七分功力。”方唐鏡恭敬的回答道。

“過了,在吾看來,勉強有五分功底,此詩還是太流於表面,只是形似而神不似,更遑論自成一格。”老夫子又搖搖頭。

兩人都心知肚明,李才俊這首詩乃是化為用元朝翁森的《四時讀書樂.春》,這首詩原文為:

“山光拂檻水繞廊,舞雩歸詠春風香。好鳥枝頭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讀書好。讀書之樂樂何如?綠滿窗前草不除。”

李才俊模仿得也算不錯,只不過落入了前人巢窠。

詩詞因時因事而作,你這寫的詩都是別人家的,意境什麼的就不用說了,這也是老夫子不滿的原因。

老夫子挼了挼白鬚,又問道:“賢侄何不賦詩一首?”

“回老師的話,小子才疏學淺,又不擅此道,還是不要丟人現眼了。”方唐鏡再次恭敬回答。

方唐鏡倒不是不想在這個時候刷名聲,只是他心中早有成算。

他現在的心思大多放在盤算著整治吏治的事,對這邊的文會就有些心不在焉,因此給人一種心虛的感覺。

“賢侄的八股文章老夫是看過的,功底紮實,才氣盎然,老夫想讓你作詩,並非為了讓你揚名,而是要告訴這些生員們一個道理。”老夫子眼現憂色,頓了一頓才又重新說道:

“八股文章乃是天下學問之根基,八股文章若做得好,隨你做甚麼詩詞歌賦,都是一摑一掌血。若是根基不穩,任你做出花團簇錦,都是野狐禪,外道邪魔。”

朝廷以科舉取士,自然就以八股文章為最,老夫子所說這番話是正統老學究的治學之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方唐鏡雖然不贊成,但作為以八股文章奪得“松江府第一秀才”名頭的他,完全沒有反駁的理由,只能十分真誠的說道:

“學生受教了。”

方唐鏡雖這麼說,卻沒有動筆的打算,有一搭沒一搭的和老夫子品評眾生員詩文起來。

此時,大多數生員已陸陸續續寫出了詩,眾人又是一陣搖頭晃腦的品評,傳出陣陣讚歎。

只是李才俊珠玉在前,這些臨時的急就章,完全沒有可性比,全都淪陷為陪襯的綠葉。

“人心浮躁,人心浮躁…”老夫子邊看邊唉聲嘆氣,比他自己寫了一篇篇臭作還要生氣。

“咦,這不是我們的方大才子嗎?”這個時候,李才俊趾高氣昂的踱著步走到夫子這裡,到了近前,象是剛剛發現方唐鏡一般,揚起下巴,高聲打了一個招呼。

“哦,見過才俊兄。”方唐鏡也象是才發現李才俊一般,拱手行禮。

“大才子,值此盛事,何不留下墨寶,激勵後進們,好歹你也曾是我們‘松江府第一才子’呢?哈哈,哈哈。”

李才俊說到“第一才子”四個字的時候,特別的加重了聲音。

一干原本似是眼裡看不見方唐鏡的同學也象是發現了新大陸一般,紛紛圍了過來。

沒辦法,這種時候見到方唐鏡,實在太有安全感了。

安全感是什麼,就是在上學快遲到的時候,在路上碰到同班同學。

尤其是發現,這個同學比自己還落後一大截。

今天被李才俊拔了頭籌,大家是沒法出頭了。

可這不是有一個比自己更不擅長詩詞歌賦的方唐鏡嗎?

只要把方唐鏡比下去,咱們的整體斃格不就上去了嗎?

邏輯很簡單清晰啊!看,咱水平也不差,起碼比“松江府第一才子”好上那麼一點兩點。

喜歡大明偽君子請大家收藏:()大明偽君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