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9章 律有大道

自此才定下:

易經主程傳、朱子本義。

尚書主蔡氏傳釋及古註疏。

詩經主朱子集傳。

春秋經主左氏、公羊、穀梁三傳及胡安國、張洽傳。

禮記主古註疏。

又過數年,再次重新勘定之後,春秋刪張洽傳不用,禮記止用陳澔的集說。

這套條條框框至此才算勘定,並一直沿用。

一般來說,五經裡《詩經》最易,選的人相當多,《春秋》則是以史為鑑可以知興亡,這方面的典籍和宏著最多,為有志治國平天下之人所青睞,選擇的人最多,《易經》最難,也最玄,選的人自然最少。

方唐鏡沒得選,因為他的前身本已經選了春秋為本經,他本人是無可無不可的,自然不會舍掉原先的那部份經驗和記憶,總不能重頭學起吧。

但春秋也是五經裡內容最複雜的,後現代曾有好事者統計過字數:

《周易》二萬四千二百七字;

《尚書》有字二萬五千七百;

《詩經》共計三萬九千二百二十四字;

《周禮》四萬五千八百六字,

《春秋左氏傳》一十九萬六千八百四十五字。

以上可見,《春秋》足足比別的經字數多出四到七倍,這還不算集註,饒是以方唐鏡過目不忘的本領,也是頗為頭痛。

就算方唐鏡也是恨不得一分鐘掰扯成兩半用,每日裡沒日沒夜的熬,但即便是這樣,府裡的事方唐鏡也不能完全疏忽,每日的匯總仍是不能間斷的.

不是方唐鏡多事,他可不想自己一手創造出來的大好局面因為自己的疏忽而斷送掉。

不過地方上事務繁瑣,尤其是民間糾紛,總是些起彼伏,治不斷理還亂的,尤其災年過後,民間因山林產生的糾紛漸多,小偷小摸的案件也是層出不窮,令得縣裡府裡都是十分頭痛,當然,對付的辦法總還是有的,無非就是殺雞儆猴打板子枷號示眾。

當然,民間大小事都找官斷,也說明了民間的法制意識越來越強,這也算是好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方唐鏡注重民事還有一個原因,大凡天災地震之後,必有大災,比如蝗災、蟲害這些方面。

方唐鏡之前一直特別留意,不過似乎松江府受災並不算太重的緣故,加之各地也算補救得力,一直並未出現什麼災情。

但近期這個隱患就似乎已經出現,各地紛紛上報,今年鼠患比往年都要嚴重,大量糧食無端被大量老鼠啃吃,一窩老鼠拖家帶口,往往一夜之間能啃食掉一兩分良田的稻穀。

松江府給出的辦法就是發放老鼠藥,強行推廣,除此之外也別無他法,總不能讓家家戶戶養貓,然後晚上帶去抓老鼠吧?

要知道,養貓也是能把小民吃窮的,因為貓這種生物是不吃素的。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