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
儒家拜師可繁可簡,要排場有排場的做法,簡單有簡單的做法,主要是心意到了便可。
兩位老人依足古禮,選定了第二日的卯時,也就是俗稱的日始破曉之時。
方唐鏡這邊連夜佈置好拜師需要的物品,有錦衣衛的“幫忙”,不算難事。
丑時,也就是雞鳴之時,方唐鏡便起床沐浴焚香更衣,靜待吉時。
吉時到,二老準時出現在方唐鏡所處的小院。
當然,二老昨日也是借宿在附近的“農家小院”裡的,不然也不會來得這般準時。
拜師禮在院外舉行,孔子象坐南朝北,其下西側是孟子象,象徵儒家正統的孔孟二聖。
拜師禮第一項就是洗盥禮,也就是澆水洗手,誠心正意的意思。
然後拜孔孟二聖,接下來才是拜自己的老師。
禮畢,送上束脩,這個禮是不可免的,孔聖雲:“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意思是說,凡是交束脩的學生,我都是很用心地教的。
反過來說,沒給束脩的,是不是就意思意思而已?
學生沒交學費,老師也是可以不教的,畢竟先生也是人,也是要吃飯的嘛。
束脩,就是以肉脯十條紮成一束,作為拜師最起碼的禮物。
後來才逐漸演變成拜師六禮一說。
所謂六禮,即是指“芹菜,蓮子,紅豆,棗子,桂圓,臘肉”六樣禮物。
每一樣都有講究。
芹菜寓意學生要“勤奮好學,業精於勤。”
蓮子寓意“蓮子心苦,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紅豆寓意為一路鴻運高照。
紅棗寓意學生早日高中。
桂圓寓意學業早日圓滿出師功成名就。
臘肉寓意不忘古禮,不忘師德。
老道受了方唐鏡的拜師禮之後,回贈一份桂枝和蔥。
桂枝表示蟾折桂之意;蔥與聰音近,寓聰明通達,為人正直。
接著老道帶著方唐鏡唸誦了一遍《大學》首章。
象徵著從此之後,老道擔下了“傳道,授業,解惑”的重任。
老道唸完之後,問方唐鏡道:“汝為何而讀書?”
方唐鏡下意識地就想答一句“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不過幸好及時止住。
這個名人語錄張口就來的毛病實在是要改一改。
想了想,方唐鏡答道:
“徒兒初時貧苦,只想生活好過一些,能出人頭地就更好一些,後來讀書漸多,明白聖人書裡寫的世界,需得有人去做才能一點點實現,弟子就想著自己不論多少,盡力去做便是,總能讓這天下一點點離聖人所想更近一些罷。”
老道和老儒頗為意外地對視了一眼,依照方唐鏡的性子,他們已經做好了聽到方唐鏡說出諸如“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等壯語的。
然而方唐鏡只是老老實實地說了一番內心的想法,雖沒有豪言壯語,卻更顯踏實。
“善!”老道挼須,緩緩道:“為師姓李名秉,字執中,號迂齋。承襲儒家孔孟道統,崇民貴君輕,得罪的官員數不勝數,汝為吾之弟子,前途兇險實多。”
老道前面那句為何讀書並不是形式上的一問,而是大有深意。此時老道講出自己所走的“道”,實際上就是孟子的道統,民貴君輕。
實際上這是很被皇帝忌諱的,太祖高皇帝在位時,曾一度將孟子配享孔廟的資格撤銷,將孟子從文廟裡請了出去,後來經大臣們力勸才又將孟子請了回來的。
很直白地告訴了方唐鏡,做他李秉的弟子,不是這麼好做的,很可能不能成為助力反而成為阻力,且現在當年的仇家如果還沒死的,大多都已是高位大佬了吧?
雖然已經覺得很瞭解方唐鏡了,老人還是要當面問出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