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到貢院,便是連方唐鏡這等見過大場面的人也不由為之驚歎,大,難以想象的大。
大建築,大手筆,大格局,大朝觀,大明最具代表的大科舉建築。
南京貢院又稱為江南貢院,緊挨著秦淮河和夫子廟,初建於成祖時期,完工於景泰四年。
完工後的貢院佔地達七萬平米,號舍兩萬餘間,這還不包括司考官辦公住處在內。
貢院裡最高的建築當然就是考官們監考的“明遠樓”,樓凡三層,作四方形,四面皆窗。既可號令指揮全場,也是監臨監視考場之處。
“明遠樓”南側則是朝廷官員們辦公之所,其中各房考官閱卷處為“衡鑑堂”,主副考官定卷處為“至公堂”。
號舍則在明遠樓的東部和西部,為士子考試食宿之所。
號舍區與閱卷區之間橫亙著一條寬約十餘米的清水池,池水將貢院兩個區域攔腰分為兩段。其上有一座橋相通,橋名“飛虹”,考生不得上橋,違者以舞弊處理,乃是為防止營私作弊的特別建築。
方唐鏡他們這些第一批進入貢院計程車子,很快就領到了各自的號牌,由衙役領著進入各自號棚。
一邊走一邊觀看四下建築。
從裡面可以看到貢院為防止串聯作弊,也是下了很多心思的。
光外圍就建有兩道高牆,兩牆之間留有五米左右間距形成一道環繞貢院的通道,此時已是有一隊隊官兵在巡邏,蒼蠅也難飛越傳遞訊息,這就是俗稱的“棘闈”。
當然,在外面也留有一圈空地,乃是後來著名的“貢院街”。
不多時,來到自己的號舍,乙丑號。
號舍也叫考房,每間號舍大概寬一米五,長兩米左右,左右兩壁磚牆在離地兩尺左右的地方,砌出上下兩道磚託,放置有兩層木板。
兩塊木板乃是多功能用途的,上面的自然可做為答卷的桌子,下面便可以當作凳子,而且晚上睡覺的時候還可以將兩塊板拼在一起當床板用,實是妙用無窮。
號舍裡還放著一盆炭和兩根蠟燭。考試期間吃飯問題得自行解決,炭火用灰埋著,扒開便可添炭升火做飯。
監考官等只管監察考生作弊與否,至於考生在號房裡吃飯與否等等動作,監考官一概不聞不問。
此後的三天兩夜,吃喝拉撒睡都要在這小小隔間裡渡過……
還好,並沒有被安排在“臭號”。
“臭號”也就是茅廁,方唐鏡知道李士實絕對不會放過自己,最怕的就是這廝把自己安排在“臭號”附近。
當然,方唐鏡為此也早有準備,預備了“樟腦薄荷老薑茉莉花月季花”,這些香氣凜冽綿長的香料,封在口罩裡抵禦熏天的臭氣的。
這裡距離“臭號”蠻遠,算是普通號舍。
但越是如此平常,方唐鏡越是不敢大意,天知道李士實打的什麼主意。
想到此處,方唐鏡不由蹙起眉頭,看向明遠樓。
此時的明遠樓上,人影憧憧,不但主副考官,監考官,各房同考官,提調官,還有負責收卷、彌封、謄錄、對讀、巡視、監門、搜檢私貨懷挾的官員通通在場。
“此次為國掄才,從本官到諸位,都當做到大公無私,上能體聖心,下不負黎民,為朝廷選拔有用之賢才。”主考官李士實照例一通訓話,話風一轉道:
“然本次秋闈,流言實多,故而本官才不得不再次強調,若有人私通考生,營私舞弊,壞了本次本屆科舉之名,諸位,那麼對不起,本官誓追查到底,不論何人,何職,是何背景,縱然是鬧到御前,本官也絕不放過……!”
李士實本就強勢,則時一番義正詞嚴的話,頓時更是鎮住場子。
“好了,總之就拜託諸位,散了,各司其職!”
本來還有一個副主考訓話環節的,李士實不由分說擺手散會,餘人便應了一聲諾,丟下面色鐵青的副主考各行其事。
“廉之兄,器遠兄,咱們該出題了。”李士實笑容滿滿地招呼副主考和監考官。
副主考乃翰林院侍講於明學,字廉之。
監考官則是南京都察院僉都御史邱厚德,字器遠。
科考出題可事前出好題,印在卷子上;也可以臨到考前再出,公佈到考場。
主要是看主考官選擇那一種,一般為了避嫌,大多選擇後一種。
出題,乃是重中之重,兩人深吸了一口氣,把所有雜念扔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