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6章 矛利盾堅

“有鑑於此,太祖得國後,欲以正法取而代之,與誠意伯籌謀後,遂取八股。

自此科舉命題只可於四書五經中挑選,嚴格限於八股格式。

八股文章駢體與辭賦合流,注重章法格調,可視之為說理文。

今人謂之刻板,畏首畏尾,無發揮之地,實則乃是庸才之說。”

嚴格地說起來,八股取士比前朝那些詩詞取士還是有不少好處的,單單從文體格式來說,就有了統一評判的標準,由於是考生可以試後查題,相對地增加了透明度公平性,文章好壞大家都能一目瞭然。

雖說文章高下標準各異,但好壞高下大抵人人心裡都是有一杆秤的,最多是同一層次的文章會有爭論,但總比差文擠下佳文要強得多,考官即使想作弊,也不敢太過出格。

李秉說到裡,要到核心內容了,方唐鏡豎起耳朵。

“八股文實則能入詩詞之瑰麗,得戲曲之神采,議論之雄偉,此以小見大,管中窺豹之體也。”

有明一朝,八股名家輩出,如王鰲,錢福,唐順之,歸有光,金聲,章世純……皆是其中佼佼者,以至於後人閱讀他們的文章,評論極高:

制議之有名家,猶史之有龍門司馬光);詩之有少陵杜甫);書法之有右軍王羲之),更百世莫並者也。

作為一種承載思想的文體,把它上升到桎梏思想的高度,方唐鏡是有些不贊同的,所以對夫子的這番話相當認同。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不由想起後世人所說的:不要因為沒有才華,就怪題材不好,你是不想寫《摔跤吧!爸爸》,只想寫“過來吧,小姨子”“別這樣,姐夫”。

“螺螄殼裡做道場,方顯細微功夫,太祖雄才偉略,世所罕見,誠意伯經天緯地之材,又豈會作無益之舉乎!”

傳說定科舉專用八股的乃是太祖與劉伯溫商定後才敲定下來的,一直沿用至今。

當然,中間也有一些小的改動,比如太祖成祖時期常出現萬言長文,有考生寫到紙張不夠,乾脆在桌案上接著寫,到了考試結束後連桌椅一起上交的奇事。

所以後來就有了規定字數這些措施,不過大方向卻從未變動。

李秉深吸了一口氣,一字一句地道:

“太祖取八股為定式,實則因為科舉之事乃國之大事也,八股格式,皆如行兵佈陣,一進一退,莫不暗合兵法,實乃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而欲勝八股,當以兵法處之!”

轟!

方唐鏡只覺被人迎面打了一拳,耳朵裡嗡嗡作響,眼前金星直冒。

可整個人偏偏卻如醍醐灌頂,一下子精神奕奕。

精闢!精闢!

矛盾中的對立統一!

最嚴格的限制便是堅不可摧的盾。

士子心頭的文章便是無堅不摧的矛。

誰才是最強者,做過一場便知!

限制嚴格的格式怎麼才能寫出精彩絕倫的文章,無他,行軍法耳!

不論是橫掃一切的堂堂之兵,或是鋒銳絕倫的絕世神兵,皆可破了這盾!

不破不立,破了便是立了。

破不了的,當然是庸才,破了的,自然就是天才。

古板限制的文體,甚至連內容格式都嚴格限制,可以說是嚴苛到了極至。

可也正是能從如此嚴苛的條件中殺出重圍的人,才愈加顯得卓爾不群吧?

想必這才是太祖和劉伯溫他們用八股文章選拔人才的真實意思吧?

當然,這不能宣之於口,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這,就是八股取士的真義!

喜歡大明偽君子請大家收藏:()大明偽君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