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驚醒夢中人。
對啊,別人不知道,這些松江的,江泉的商人,有誰不知道方家村的發家史。
不客氣地說,當初那個窮得一家人輪流穿一條褲子的小漁村,現在隨便拎出一戶人家,誰不是妥妥的“千銀戶”,更有甚者,還是“萬銀戶”?
“千銀戶”“萬銀戶”這個詞還是專門為方家村人造的。
當然,不是方家村的人家家戶戶都有千兩,萬兩白銀,而是形容這些人個個富得流油。
不說別的,光是方家村的地價,現在就已經比松江府最繁華的地方要貴上三成,三丈方圓的地就敢要三百兩的價,偏偏還有價無市。
人家每年只放出很少的土地,還是隻賣給對方家村有“傑出貢獻”的人,這上哪說理去?
方家村現在是天天大興土木,造碼頭,造倉庫,造貿易中心,造船塢,造大船,造新城,造紡織廠,造水力大紡車,造什麼格物化工廠……
熱鬧程度比府城還要鼎沸,光是房租就收到那些村民腸肥腦滿,嘖嘖,想想都羨慕啊。
究其原因,就是方唐鏡將方家村打及其周邊造成了一個集生產,加工,貿易,運輸一體的完整產業鏈中心。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也正因為如此,方家村半年上繳的稅賦就已經超過了全縣去年一年的總數,妥妥地就升格為一個大鎮,聽說周府尊有意將之單獨劃分為直轄縣,實在太欺負人了。
若周府尊以後升任南直隸布政使,戶部尚書之類的,會不會又將之劃分為直隸縣,太不地道了。
這麼一想,所有人眼裡頓時熠熠生輝,莫非方公子又有大動作,有意把這裡打造成什麼什麼“中心”?
這個理由足夠強大,當然足以使人趨之若鶩。
“公子,咱們讀書少,見識哪能跟您相比,你怎麼說咱們就怎麼做,那就對了!”老麻一拍大腿,滿心歡喜。
“沒錯,誰不知道咱們方公子是文曲星轉世,下凡的時候順帶搶了財神爺的搖錢樹,名富其實的錢才高八斗,您怎麼說,咱們絕無二話。”
“聽公子的……”
方唐鏡感覺有些寂寞,知音太少了,實際上自己最不在乎的就是銀子,偏偏最在乎的相貌沒人識貨,拍起馬屁來總是少了點硬貨。
“初步規劃是這樣的,首先,把這條街打造成咱們松江貨品的倉儲和批發中心。”方唐鏡開始講述自己的計劃。
實際上,這個計劃他在南京的時候就有大概的意思,但並沒有詳細地通盤考慮。
在他想來,這應該是會試結束之後才開始規劃的事情。
但他怎麼也想不到,自己竟針被莫名其妙地劫持到了北京,還被孤身一人扔在了這裡。
因此也可算得上是臨時起意。
“咱們松江現在的優勢有什麼?高中低端完備的布業,全方位的超過其他地方的產品;
其次,是前所未有的生活四件套,一旦推廣,就可走進千家萬戶,成為必不可少的消費品和消耗品;這兩樣,就是我們最突出的獨家優勢。
第三,成衣業,這是一個新興的產業,也是前途最火的產業,和布業相輔相成,想一想北京城有多少人,要大幹,大投入,一人一套就能讓你們數錢數到手抽筋。
以上三條,是重中之重,要趕緊鋪開的,也是最快盈利的。
接下來,就是第二步的事情。
第四,飲食文化,比如新興的‘秀娘連鎖加盟火鍋店’,比如咱們松江的河鮮海鮮,什麼一魚三吃,等等,人們來購物,總不能餓著肚子吧,人流只會是現在的百倍千倍,所以飲食業也是最賺錢的輔業,但這條街不能超過三家,有意這方面的可以將附近街上的鋪面收購下來,以備後期迅速擴張;
第五,先進的管理營銷理驗,比如大夥聽過的‘南京百貨商店’開業營銷的大場面;人們來這裡購物,同時又能買到別處才有的東西,這就是留住了銀子。當然,這也是急不來的,需要大量的場地,同樣的,可以放在後一步,收購附近的土地店鋪以備隨時擴張。
這些都可以陸續搬到這裡來,從衣食住行到吃喝玩樂,將一整條街都打造成咱們江南的特色,這就是新式經營碾壓舊式經營的發財方法。
當然,接下來還有第三步,開作坊,布匹,服裝都要在當地開花,咱們江南的絲綢和北方的羊毛,棉花,做出來的產品是有差異的,南方的貨物可以賣到北方,北方的貨物自然也能賣到咱們南方,兩邊都有錢賺,有錢的人多了,產品就能有更多的銷路,然後是擴大生產,招募更多的人。
等到這邊的產業走上正軌之後,咱們就可以改造城區面貌,從房地產作手。當然,若是朝廷需要,咱們還可以分流,做一些兵工方面的生意,這些都是以後的事情,大家先做好第一步,萬里長城也是一塊磚一塊磚摞起來的,
出門在外,這裡就是咱們的江南,把它打造成咱們的家……京城的小江南街”
喜歡大明偽君子請大家收藏:()大明偽君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