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後歷朝獲封為“宸妃”的妃子寥寥,宋朝時,仁宗生母病重,太后方下詔封其為“宸妃”以示尊榮。
到了成化皇帝的老爹英宗,在“奪門之變”中成功復辟之後,也即是天順元年,立即就封了陪伴他冷宮多年的萬氏為“宸妃”。
因而“宸妃”在明之後宮,預示著地位和尊榮都高於一般嬪妃一籌。
而方唐鏡可是從歷史裡知道,這位邵妃最後可是被封為“宸貴妃”,成為沒有皇后的成化朝裡唯二的皇貴妃。
最最重要的是,歷史上這位“宸妃”的兒子,只差一點點就奪嫡成功,成為大明的下一任皇帝。
還有一點也很重要,歷史上,這位“宸妃”的兒子雖然沒有奪嫡成功,但她兒子的兒子卻是天降橫福,實實在在的成了後來赫赫有名的“嘉靖皇帝”。
而這奪嫡之爭衝在最前的正是梁芳,幕後卻是宸妃娘娘。
梁芳集皇帝和“宸妃”的寵信於一身,實力毫不弱於汪直,甚至因為隨時在皇上身邊進言,隱隱有壓制汪直的潛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從實力上說,梁芳和“宸妃”操作的奪嫡之爭,實際上是有很大把握的,但若是萬娘娘不同意這事就完全沒有可能。
這兩人都是極有心計之人,也並不想招人詬病,於是必然會把主意打到萬貴妃這裡,由萬娘娘出面主持此事。
畢竟萬娘娘與皇太子生母不對付的事情傳得朝野皆知,甚至有人認為紀淑妃之死與萬貴妃脫不了干係,因而萬娘娘與皇太子的關係並不融洽。
以成化皇帝對萬娘娘百依百順的性子,再加上當今首輔萬安又是萬娘娘的“孃家人”,萬娘娘可謂是整個大明朝最有權勢的女人。
由她出面廢了太子立“宸妃”之子為太子,實在是再好也沒有了。
而萬貴妃似乎也完全沒有拒絕的理由和必要,如此一來,大家目標相同,豈有不合流之理。
但方唐鏡卻是知道歷史的,當今太子似是真的有天命相助,最後關頭泰山頻發地震,於是被百官逮住機會進諫,保住了當今太子之位。
所以方唐鏡今天要汪芷做的,便是先一步向萬貴妃吹吹風,不可逆歷史大勢而動,最起碼也能阻止萬貴妃參與到廢立太子之爭當中去。
而另一方面,汪直在歷史上這兩年之後便會銷聲匿跡,不知其命運,但他身邊的黨羽全都被牽連,由此可見其下場也是悲慘,因此方唐鏡便不得不未雨綢繆,使得汪直成為皇上乃至整個朝廷不可或缺之人。
其三,最現實的問題擺在眼前,崇簡王之事須得儘快洗脫嫌疑,利用得好,還可以成為攻敵之利器。
“為何?”萬娘娘實際也不是怎麼太意誰當太子。
但當今太子並不親近自己,甚至是怕自己,這就是隱患,這並不是她想見到的。
“娘,你想想,邵妃皇子若是入了東宮,會不會母憑子貴,入主六宮成為皇后?那咱們娘倆算什麼?
就算不封為皇后,貴妃總是少不了的,將來邵妃就是聖母太后,娘那時候什麼都不是。
不論如何,“宸妃”皇子只要入了東宮,你我母女不但再無今日之恩榮,便連立足亦要看人眼色,若爹爹百年之後,你我何以立足?”。
汪芷見母親沉思,又加了一句道:
“不要指望外朝能有什麼人會幫咱們,當朝首輔萬安是出了名的見利忘義,他到時自然會以邵妃為重,把咱母女撇在一邊,不踩上一腳就算是有情有義的了!”
萬貴妃想起自己夭折的兒子,心中不免心酸,若他還在,哪裡有這些亂七八糟的破事。
女兒說的很有幾分道理,雖然現今太子朱佑樘與自己之間有極大誤會,甚至生出了仇怨,但宸妃的兒子畢竟不是自己兒子,事成之後,自己不但什麼都得不到,地位反有可能降低,不復現在的尊榮,這又何必?
“可佑樘那孩子…誤會怕是再解不開的…”萬貴妃有些頭痛。
“佑樘弟弟那裡由女兒去處理好了,總有辦法。”汪芷見說動了母親,得意地一笑,小臉紅撲撲的,異常美豔。
萬貴妃一時有些恍惚失神,女兒長得跟自己年輕時簡直一模一樣,只是不知她的運氣會不會比自己好?
到了她這個年齡,才真正的懂得什麼叫做:易得無價寶,難得有情郎。
或許,女兒這一生,會比自己快樂吧?
喜歡大明偽君子請大家收藏:()大明偽君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