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芷在宮裡接收的時候自己也嚇了一跳,這麼多?能看得完嗎?
不過想想那小賊恐怖的閱讀速度,倒也並不需要太過擔心。
翌日,汪芷早早就來到了方唐鏡處。
方唐鏡接到如此之多的文章時,也不免張大了嘴,然後大喜過望,有此助力,把握至少增加了三成。
只有秀娘和旋姐兒悶悶不樂,如此多文章,公子不知又要熬多少個夜晚?
接著,方唐鏡將《東廠十弊論》交給汪芷。
汪芷接過文章一看,頓時倒吸了一口冷氣,這簡直就是作死的節奏,象文章裡這般寫法,妥妥的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絕對沒有第三條路可走。
換了自己是東廠尚銘,非派人弄死這個作者不可,管他是誰,先作了再說。
莫非這書呆子呆氣發作,要跟東廠不死不休麼?
“你以為我這麼蠢麼?沒看到署名一行,我寫的是佚名麼?”
方唐鏡自忖以自己的小身板,哪裡頂得住惱羞成怒的東廠,縱然西廠全力護衛,卻也難保百密一疏,加上自己並不想讓外界知道與西廠的關係,還是低調一些避之則吉為妙。
文章是寫出來了,要怎麼才能掀起輿情呢?
方唐鏡指了指桌上的一疊請柬。
這些請柬都是文會的邀請函。
此時天下舉子都已陸陸續續來到了京城,為明年的春闈作最後的衝刺。
所謂衝刺,拼的並不是多用功,正所謂功夫在場外,拼的乃是場外的文名。
舉人們去禮部遞交了考憑之後,第一件事便是找門路,這是拼人脈財力的問題,自不必多說。
除了鑽營門路之外,最重要的便是文人彼此間的文會,這才是揚名的主戰場。
舉人加上國子監生,應試者足有五六千之數,小者三五成群一晤,大者數十人薈萃一堂,文會何其之多。
一般的文會也就彼此交流交流心得,比拼一些詩詞文章,最多請幾匹北地胭脂馬助興就算不錯了。
但若是上檔次的文會,都會請一些文章大家,門路廣的還能請到朝廷官員甚至翰林與會。
京城有名的文會不在少數,但真正論及影響力的,還是要數西山文會,晚舟文會,香山文會,等等幾大老牌文會。
蓋因這幾大老牌文會除了會點評文章外,還會評價其人其文中試之可能,且準確率頗高,因而極受追捧。
大多數來京計程車子,誰不渴望著借京師這個名利場揚名,若是自家為文章為大家,甚至翰林賞識,那麼名聲必然鵲起,傳至考官耳中,中試機會便大得多了。
因此,文會便成為了文章揚名的最佳所在。
汪芷心領神會,兩人四目相對,均是邪魅一笑。
喜歡大明偽君子請大家收藏:()大明偽君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