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當然,文人相輕總是難免,便有翰林道:“可惜此人藏頭露尾,非君子所為也。”
於是有人便道:“似此字字如槍,句句誅心之作,定非無名之輩,大家猜猜是何人所作?”
這話算是說到了眾人心坎裡去了。
《東廠十弊論》到底是誰所作?
眾人互相打聽,可在場所有人,都說不是自己,尤其那醉酒舉子,被眾人不斷逼問得幾乎都要哭了,眾人再三不得要領,於是又都紛紛笑罵這等‘裝弊挨雷劈’的行徑。
一位吳姓舉子忽然恍然大悟道:“定然是那四省學霸,他們此時人未至,便用一篇文章先行造勢,然後閃亮登場,用心險惡之至!”
所謂四省學霸,指的就是四大科舉強省的五經魁首,眾人亦是恍然,心有同感。
天下讀書人,除了這眼高於頂的四省學霸,誰做得出這樣的事?誰敢做這樣的事?
便在這時,香山腳下,駛來三輛硃紅呢子馬車。
車上下來三名身著華服,玉樹臨風計程車子。
這三個人解下身上的風衣交給身後的僕從,便朝著山上行去。
山上眾人見到三人,頓時驚呼道:
“冉中允,呂思成,林端木三人竟是聯袂來了。”
冉中允,呂思成,林端木三人確實都是來頭不小。
冉中允今年二十有六,江西解元。
呂思成二十剛出頭,福建解元。
林端木二十七八,浙江解元。
三人都天下最有含金量的解元。
四大科舉強省來了三個,且是聯袂而來,真真是異數。
若是方唐鏡今天也來此文會,那便是大四喜了。
三人之所以到了現在才來,實是三人互訪,有過一番龍爭虎鬥,才學到了他們這個地步,輕易不肯服人的,三人切磋了一番,誰也折服不了誰,不過倒也惺惺相惜,便一同來了文會。
當然,他們知道方唐鏡應該也是得到了請柬的,便打算尋方唐鏡切磋一番,稱一稱方唐鏡這個十七歲的解元是否名副其實。
眾人迎了下來與三人行禮,三人也一一還禮,但三人外似平易,內實自傲,並沒有把這些人放在眼裡。
在他們心裡,至少也是四大科舉強省的五經魁首之輩才可以與他們稱兄道弟,餘者不足道也。
何況,在他們看來,自己註定是這次文會的主角,這些死跑龍套不過是襯托鮮花的綠葉罷了,不值得多加關注。
有禮賓道:
“冉兄,呂兄,林兄,三位一時之俊彥,聯袂而至,真乃蓬蓽生輝也。”
“蒙西涯公相邀,敢不從命,不知南直隸方解元可在?”呂思成問道。
三人最關心的便是與他們同為解元的方唐鏡,其他人,誰耐煩記這許多。
“尚未見人。”禮賓回道。
這三人都是博學敏才之士,又年輕氣銳,自以為天下唯吾與使君耳,聽到方唐鏡還沒到,不由有些失望。
當然,對於李東陽這位文壇大師諸人也是仰慕的,何況還要請人點評自己文章呢?
呂思成便道:“請前面帶路,在下等先拜見李先生。”
三人不稱李東陽官銜,以先生代之,既有後輩的禮節,又表明了自己遲早也是要進翰林與李東陽同堂共處的。
禮賓卻是一位四十多歲的老油條,年輕人的心思一看便知,便不動聲色地說道:
“大人正與諸位翰林在討論一篇奇文。”
三人一怔,奇文?倒也有趣。
喜歡大明偽君子請大家收藏:()大明偽君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