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唐鏡並不隱瞞自己的心思,坦誠地道:
“我大明雖是盛世,然則隱憂不遠矣。
勳貴和皇親國戚們手握著太多閒錢,整日裡想著的就是如何置地生財。其田產日豐,則小民田產日減,此消彼長,長此以往,民無立錐之地,寧不揭竿而起乎?實令人憂心也!
故而小侄覺得,與其讓他們拿這些錢去禍害百姓,不如做些有益於國家,同時也是有益於自已的事。
小侄還想著,將那些勳貴子弟招入產業中,安置些位置給他們做事,有了股份,便也是在經營自家的事業,好過整日跑馬賭狗逛窯子。”
這話雖然說的是勳貴和皇親國戚,其實也把成化皇帝掃了進去,皇莊這玩意就是他首創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也是沒法子的事,現在生錢的路子實在太窄,最穩的就是置地了,大家手裡有閒錢的,誰不在置地,這可是惠及子子孫孫的好事。
可現在聽方唐鏡一說,成化皇帝才陡然驚覺,天下的田地都是有定數的,官進一分,民便要退一分,一開始時不以為然,到得覺察之後已經尾大不掉,歷朝革命莫不是官逼民反,最後革了官的命。
可民為何要反?不就是因為沒有了可種之地麼,但凡有一絲活路,又豈會做這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之事?
回想起太祖早年,天下土地均在韃虜和劣紳手中,老朱家沒有尺寸之地,太祖兄弟就餓死了幾個,自己也數次就差點餓死,被逼當了和尚才勉強活了下來。
太祖創業之艱難,實是遠逾歷代開國之君。
子孫不肖啊!想到這裡,朱見深竟覺得鼻子有些酸酸的。
土地兼併的危害歷代的明君又怎能不明白?
故而但凡明君,莫不千方百計打擊和削弱豪強。
有人說太祖打擊沈萬三是因為這廝勞軍觸怒了太祖,其實是太祖看到了他“資產鉅萬,田產逾吳下”,最後這五個字才是太祖打擊他的真正原因。
但道理明白歸明白,土地兼併就如同一個最惡毒的詛咒,誰也沒法避免地走上這條老路。
任你再強的明君終有力竭之時,改朝換代不可避免。
現在這便宜女婿似乎找到了一條破除詛咒的路子?
不管怎麼說,有曙光總比沒有曙光強,作為把天下視為自己囊中之物的老朱家掌門人,當然願意世世代代無窮盡地統治這個帝國。
朱見深看著這張年輕俊秀的臉龐,平靜中隱隱透露出鋒芒,果然就是能寫出“堯舜之君必有堯舜之臣,桀紂之君必有桀紂之臣”這種話的刺頭啊!
或許,現在這小子做的,才是真正的“若堯舜之臣生於桀紂之世,桀紂之臣生於堯舜之世,為之奈何?”這個問題他自己認為最正確的答案吧?
嗯,可以一試,反正自己怎麼著都不虧,不試白不試!
便在這個時候,外面一騎快馬疾駛而來,手裡揮舞著一張榜單,高聲唱名道:
“捷報……,王諱元,高中……第十名……”
“捷報……,林諱端木,高中……第九名……”
“捷報……,冉諱中允,高中……第八名……”
……
“捷報……,曾諱彥,高中……第三名……”
“捷報……,王諱華,高中……第二名……”
“捷報南直隸松江府老爺,方諱唐鏡,高中辛丑科會試第一名,會元!”
……
接下來當然是新科中試舉子一一上臺亮相,接受萬眾矚目的崇拜。
今天,他們是整個大明最靚的仔。
“方會元,方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