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文官集團曾經一致對外,清濁合流將西廠弄散過一次。
但時隔不久,宮裡就出了曹吉祥案,皇帝頓覺內宮也不安全了,便又重新起復了忠心耿耿的西廠。
而且復出之後的西廠比之前可謂是狡猾了不少,結交了一批文臣武將,又將工作重心轉移到軍事方面,避開了與文官正面交鋒的主戰場。
之後汪直倒也走了狗屎運,頗立了些戰功,這就有了立足的藉口,令得大臣們沒有了足夠的彈藥罷撤。
加之汪直近期一直在南京“為非作歹”,沒有再禍害京城裡的百官,大家也沒什麼好的藉口對其暴起發難。
並且從策略來看,若是一下子奏請裁撤東西廠兩大機構,打擊面太大,難度也加倍,成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兵法雲: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
集中火力先拿下東廠,根基比東廠淺薄的西廠成為下一個集火物件只是時間問題了吧?
最後說東廠。
東廠乃是成祖於永樂十八年建立。
以成祖皇帝乃是典型的信奉“以重典馭臣下”的強勢人物,擺明了說就是要專門設立一個機構“專主查聽在京大小衙門官吏不公不法及風聞之事”,於是東廠便在其一聲令下之下應運而生。
而且最悲催的是,成祖文皇帝乃是透過“靖難之役”奪了自家侄子的皇位而當上的皇帝。
這位整天裡“疑鄰偷斧”的皇帝,對於諸位臣工的態度很有問題。
“總有刁民想害朕”,於是給予了東廠極大權力,開了宦官干政的先例。
可以這麼說,東廠的設立,一開始就壞了朝廷的規矩,根本目的就是衝著與朝廷大臣對著幹去的。
東廠這一成立,就成了所有官員揮之不去的噩夢。
東廠行事可不象錦衣衛還能有些底線,東廠的底線便是沒有底線,怎麼順手怎麼來。
栽贓陷害,溜門撬鎖,窺視陰私……什麼下三濫的手段都可以無所不用其極。
東廠的口碑不論在官場還是民間,簡直是就是臭大街,中人慾嘔。
但凡有點身家的商人富戶都要上交“保護費”,種種惡行可謂是罄竹難書。
如果說眾人對於西廠的憤怒是出於私憤,那對於東廠的憤怒則是公私兼顧,真正的為民為國除害。
而此時這個時候,京師裡傳遍討賊檄文,民情激憤;官員裡劉大夏的遭遇令得中下層官員人人自危;萬首輔的悲慘形象歷歷在目,高段位的大臣們也不能不考慮自身的安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數股力量集合起來,倒東廠的大勢已成,不可遏制也!
毛弘老大人當即出列奏道:
“吾皇啊,萬歲啊,民心如天心啊,天下臣民提及東廠,無不且恨且怖……你是不知道啊,東廠揹著您犯了多少千山萬壑難填之罪惡……東廠之禍更甚於天災啊……”
毛大人言辭懇切,一句三行淚,人皆惻然。
緊接著毛大人之後,眾臣紛紛出列聲討東廠不法事,人人慷慨激揚,個個口沫橫飛……
什麼東廠勒逼商人、劫掠富戶、私設黑獄、奪人田產、侵佔民宅、強搶民女、下館子不給錢、逛青樓睡霸王覺、推阿婆落海、出賣國家機密、強那個啥老母豬……
有的沒的活靈活現繪聲繪色,彷彿自己就在一旁親眼所見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