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方唐鏡就發現了這個問題,諾大的瀚海大書坊,竟然沒有一間書肆賣這套教材,看來新式蒙學的推行還是任重而道遠啊!
好在現在遇到了小太子,都說教育從娃娃抓起,小太子才九歲多,正是最好的榜樣,若是太子都必須學習的教材,天下焉有不推行的道理?
回到店裡,方唐鏡順便拿起小太子手裡的算經作為教材,給他普及起基礎的數學知識。
朱佑樘是個很好學的孩子,腦子也足夠聰慧,尤其是能夠虛心學習,十分專注,許多問題一點就透,不愧是日後有名的明君。
這邊說得起勁,老伍也喘著粗氣找來了一套《幼學瓊林》《小學數學》。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幼這瓊林》裡圖文兼備,故事性十足,文字通俗易懂,實是相當好的啟蒙教材。
而《小學數學》則是由淺入深,內容也是方唐鏡精挑細選的,自然很容易上手和理解,小太子很快就愛不釋手了。
方唐鏡又拿來紙筆,翻到代數一章,結合剛才的問題列出式子,用未知數代入,這兩道題目簡直不要太簡單。
即便是初初接觸數學的小太子也能很快想明白其中奧妙,不由雀躍不已。
“公子真是天生聰慧,假以時日,在下也要甘拜下風呢!”方唐鏡感慨。
“真的能如先生一般麼?”小太子眼睛忽閃忽閃。
小太子此時不知不覺已經把方唐鏡當成了先生。
“不能!”方唐鏡否定,眼看著小太子臉色垮了下來,方唐鏡又補充道:“公子註定是要青出於藍的,怎麼能與在下這般呢。”
小太子聞言又喜笑顏開了出來,小孩子還真是容易哄啊!
“好了好好,說起來就沒完沒了,也不看看現在是什麼時候了,拿回家看,再不回家,要捱罵了。”汪芷語氣有些焦慮,周老太太發起飆來,也不是耍子的。
此時天色已經開始暗了下來,已經有三三兩兩的店家掛起了燈籠。
“我能請先生做我的老師嗎?”分別在即,小太子突然感覺到一陣不捨,這位大哥哥給了自己一種親人般的感覺。
“好啊!”方唐鏡一口答應了下來道:“別的不敢說,數學還是可以勝任的,做個數學教授什麼的倒也不錯,得英才而育之,君子之樂也。”
這其實也是方唐鏡的私心。
大明慣例,非翰林不能入內閣。
方唐鏡自忖,自己就算不能進三鼎甲,入進翰林院也是板上釘釘的事。
按慣例,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從六品,榜眼探花則是翰林院編修,正七品。
二甲前七,大多是庶吉士,也就是見習翰林。
其他二甲進士要想進翰林院,只有館選,考庶吉士這條路子。
當然,見習翰林不一定真正留在翰林院,需得學習三年後方可經過“畢業考試”,合格者方能‘轉正’,授予翰林院內官職,稱為留館。
不合格出翰林院入六部選官,稱為散館。
不過散館者也能從科道官,六部郎中起步,前程不會差多少,但入閣就基本無望了。
至於三甲進士,想都不要想,老老實實進入各部或且入地方當親民官。
所以,入翰林院是入內閣的必經之路,故而翰林又稱為儲相——宰相預備役。
但儲相終究是儲相,要想潛力股真正成為實力股,有一道門檻是必不可少的。
這道門檻就是入職東宮。
只有入職東宮,才算是真正走上了通往內閣這條康莊大道。
但是一個蘿蔔一個坑,此時東官的職位已滿,方唐鏡也不夠資歷,完全沒可能現在就鑽進這條路上,少說也得熬上好幾年才夠資歷,然後看運氣和鑽營的本事,換了一般人即便是有這個想法也只能望而卻步。
可沒有機會便創造機會乃是方唐鏡的強項,此時見到小太子朱佑樘,方唐鏡靈機一動,便創造出了一個數學教授的職位來。
這兩本教材本來就是方唐鏡出了大力編纂出來的,尤其是《小學數學》,更是力戰戶部工部諸位算術高人,實打實打出來的權威,由他出任東宮數學教授,試問,有誰不服,又試問,有誰比他更合適?
至於具體是什麼品階,完全不放在方唐鏡心上,只要進了東宮,其他的很重要麼?
喜歡大明偽君子請大家收藏:()大明偽君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