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大人還不宣佈結果嗎?”
方唐鏡目光灼灼的盯著兩位大人。
兩位李大人對視一眼,微微一笑,更加肯定了自己的判斷。
方唐鏡如此心急火燎,這是心虛了,唯恐夜長夢多。
很好!
“咳……賢侄不必心急,如此曠世佳作,吾惟怕漏了一字,還要再三拜讀,領會其中微言大義,豈能草草了之。”李大宗師和藹無比地看著方唐鏡,直如在看自己極有出息的子侄。
沒有人能察覺到,李大宗師眼底深處的那抹精芒。
這是李大宗師獨家秘不示人的絕活,觀察人的微表情!
人的潛意識往往會先於主觀意識表現出來,所以自然的反應總會比做作的動作更快更真實的呈現在人的肢體表情和肢體語言上。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嘴裡說不要,身體卻很誠實”的緣故。
李大宗師雖然並不知道這套微表情的理論,但他能從多年的宦海生涯中總結出這門技能,也算是極難得的人才了。
也正是因為這獨門技能,他才能多次在官場傾軋中挺了過來,四十歲不到就混到了四品清流官。
此時這門絕技施展開來,方唐鏡每一個細微的動作和表情都休想逃過他的眼睛。
李大宗師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方唐鏡雖然面色如常,但他額頭上那不自覺滲出的汗珠還是出賣了他內心焦灼的事實。
李大宗師心裡越發的有譜。
“可是,大人,闔府百姓均在翹首以盼,此時已是深夜,學生深恐打攪了作息民生,實是於心難安啊!”方唐鏡繼續爭辯。
嘖嘖,又是這一套挾百姓以令官府的把戲,太老套了,差評!
李大宗師明白,方唐鏡這是黔驢技窮了,在作最後的掙扎。
“賢侄此言甚是,本官即刻曉之以理,勸退百姓,畢竟耽誤了作息,對民生確是不妥。”李大宗師從善如流,即刻便命人勸說百姓退場。
這完全就是徒勞,眼見即將水落石出,百姓豈肯退場。
不過,這已經不關李大宗師的事了,他說完話後就心無旁物地投入到了試卷中去。
李知府早就不關心別的,一雙眼睛也瞪得銅鈴般大小,逐字逐句地磨勘。
自他老父過世無人管束以來,他還從未如此認真用心地閱讀過一篇文章。
眼見無效,方唐鏡又看向了劉大侉子。想示意他出來說兩句話。
這位已經無聊到睡著了,歪著頭靠在椅子上,鼾聲時斷時續,口水淌滿了胸襟。
唉,完全就無法阻止兩位李大人的復仇雄心!
天意如此,怪得了誰呢?
兩榜進士的火力全開,端的不是吹的,兩人很快就找出了兩處不對勁的地方。
當然,這也與這篇八股文奇差有關,這本是方唐鏡的真實水平,哪裡有什麼“故意藏拙”。
方唐鏡也知道自己的文章很爛,催促兩位大人儘早結案也是有羞恥心作祟的緣故在內。
方唐鏡當然不能告訴兩位大人,自己的實力就這麼個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