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等可以提一級,附學生員可以進為增廣生員,而增廣生可補廩生員;
第三等則保持原先的級別不變。
從第四等開始,就有處罰了。
從輕微的訓斥、懲戒、降級,直到最嚴重的免去功名。
士子申訴,對除階說道:“大人的處罰學生心服口服,但這個‘顏苦孔之卓’真的不是學生杜撰,出處在揚子的《法言》之中。”
徐階證實後大驚,賠禮道:“實在是我成名太早,學問不夠精深,多得你指教啊!”
於是將此士子改置一等廩膳生員。
徐階之大度和聞過則改的態度一時傳為美談。
無獨有偶,督學山西的提學官也發生了同樣的事情。
那位提學官遇到的是“為舜也父者,為舜也母者。”
於是這位提學官批道“不通”,同樣是將作文計程車子置於四等。
士子申訴,說此語出自《禮記.檀弓》。
竟招致了提學官大怒,反將此人置之五等。
於是兩人的度量便被士林相較,時常提起。
除階聲名愈重,而那位山西提學官連姓名最後都湮沒無聞。
後果很嚴重。
徐階什麼人?
他可是日後在歷史上留下了鼎鼎大名的名臣。
松江府人,有名的神童,二十歲的探花郎,入主內閣十七載。
搬倒嚴嵩,冤死了嚴世藩,培養了高拱,張居正為接班人的名臣。
要知道,嚴嵩嚴世藩父子可是古往今來排進前十的大奸臣,把持朝政數十年,權傾天下。
而高拱,張居正都是除階的弟子,尤其張居正,銳意改革,為大明朝續命數十載。
這樣的名臣尚且會犯的錯,若是放在自己的文章裡,李大宗師會不會犯同樣的錯誤?
心動不如行動,方唐鏡很快就將這兩個本來要到數十年後才會出現的天坑,埋伏在了自己的文章裡。
事實證明,方唐鏡實在是太陰險了,令得兩位李大人全部踩雷中招。
李士實跟除階根本不是一個量級,中招也在情理之中,毫不意外。
李知府更完全是墊背的,死跑龍套的路人甲。
所以,李大宗師一提到“顏苦孔之卓”,方唐鏡便放心了!
喜歡大明偽君子請大家收藏:()大明偽君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