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章 拍賣會成

收走認罪書,方唐鏡讓裘員外靠邊站,自己則重新開始一一與眾人見禮。

只是這見禮很快就進行不下去,眾人相當熱情的擠上前來交定金。

沒辦法,名額有限,需求太大,沒有人想落在別人後面。

方唐鏡只得苦笑,提前開始進入鄉賢祠名額的認捐事宜。

當然,這認捐也是有規矩的,小方師爺又拿出了一套令人信服的規矩出來。

這套規矩也很簡便易行,當然就是現代的“三錘拍賣制度”:

有意認捐的商人交上定金,然後發放編號牌。

規定好每個認捐名額的底價。

每個交了定金的客戶都有竟價的資格,每舉一次牌表明抬高一次價格.

起抬點不得低於五十兩銀子。

最終無人竟拍更高的價格後,拍賣師讀數三次,確定後成交。

正當眾人還在適應規則的時候,方唐鏡已經丟擲了一個無法拒絕的誘惑:

“當然,為了表彰認捐者的義舉,縣尊大人特意為每一位鄉賢贈匾額一塊,以彰善舉!”

方唐鏡打了一個響指,立即就有兩名皂隸展開一副寫好的卷軸,上面端端正正的館閣體大字: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想認捐鄉賢的莫不是求名之輩!朝廷詔書變現還要有一段時間,可這牌匾實實在在就擺在眼前。

一下子就使得名聲這東西由虛變實,正是眼見為實,眾人一下子就興奮了起來。

這可是代表著官家的體面,朝廷的認可,榮耀的象徵。

不用賣弄嘴皮子,一眼就能從這字面聯想到其中的輝煌內涵,這可是一輩子都有得吹的光輝事蹟。

“當然,這是縣尊大老爺為首次鄉賢募捐者專門書寫,以後但凡再有類似之事,是絕沒有這個待遇了的。”方唐鏡又加了一把火,大不了下次寫點別的,反正漢字浩如煙海,你懂的。

這就是貴賓待遇了,人總是有攀比心的,這獨一份的東西,走過路過不容錯過。

要知道,牌匾這東西即可以掛在正堂,又可以掛在大門,可謂是正宗的“光耀門楣”。

有了這麼獨一份的牌匾,相當於在額頭上寫著“我是鄉賢”!何等有面子?

什麼朱漆大門,雕樑畫棟,亭臺樓閣與之一比,檔次就掉了七八條街。

這可是出自堂堂縣尊太爺之手,即鎮宅又辟邪,從風水學的角度來看,貴氣逼人,也是極好的。

眾人眼珠子都紅了,嬸可忍叔不可忍,都這時候,你還在囉幾吧哆,有人不等方唐鏡說完,直接就舉牌高喊“我出一千兩!”

旁邊立即就有人嗤之以鼻:“一千兩算個毛球,我出一千一百兩。”

更有人抓住這人漏洞:“你沒舉牌,不算!我出一千一百五十兩。”

便有人表示不服:“一千一百五十兩很了不起麼,我出一千二百兩。”

“姓程的匹夫,憑什麼我捐一千一百五,你就捐一千二,莫非想壓我一頭!”

“咦,王老秋,你這鐵公雞,沒錢趁早滾蛋,沒的在這裡丟人現眼。”

“你敢罵我,真真不知馬王爺幾隻眼,要不咱們到練練!”

“練練就練練,咱家的家奴可是跟韃子幹過的義民,到時不要說欺負你家的莊家把式!”

老爺們是動口的,打架這種事自然是由家奴代勞。

眾人看著吵架的兩位,都是酒色掏空了身子的風吹即倒型,不由大笑。

就在人群鬧哄哄的時候,主臺上一個傲然的聲音打斷:“我出一千七百兩!”

一下子抬了五百兩,好大手筆!

所有人都是呆了一呆,抬頭看去,正是那指謫裘員外有功而被方唐鏡請到主臺上的老者。

原本所有人都以為老者雖說書讀得不少,看樣子卻是個窮得揭不開鍋的,乃是打醬油的典型。殊不料竟然一開口就碾壓全場,當真是財不可貌相的典型。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