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接下來李知府話風就是一轉,道:“然則此時群情洶洶,若是將其駁回,恐物議沸騰,大人當早做決斷啊。”
在國朝,告狀和審案也是按照一定程式進行的,絕非那麼任意隨便。
在松江府,每月的一三五九才是放告接案的日子,也只有這個時間才能遞狀子。
當然,人命和搶劫,抓姦,強盜等大案急案除外。
現在方唐鏡顯然是已經劫持了民意,要特事特辦,讓三位上官當堂受理。
李知府這番話,看似是怒斥了方唐鏡,實則已是將事情輕輕巧巧就推給了李大宗師。
方唐鏡的案子,本來就是李大宗師斷的,現在苦主要翻案,李知府當然不會接這個燙手的山芋。
李大宗師神色卻是十分淡然,胸有成竹!
他當然比任何人都清楚,這是個不折不扣的冤案。
不過他毫不擔心。
李大宗師行事素來周密,從不留破綻與人,所以那件案子他其實還是頗費了些心思的。
人證物證口供齊全,也是鐵案如山,任誰想要翻案,也是挑不出毛病來的。
而且從案件本身來說,方唐鏡也並非沒有錯處,確實是他先動手痛毆了小侯爺。
退一萬步來說,方唐鏡即便毆打的不是侯府公子,是一普通士子,李大宗師以此剝奪了方唐鏡的秀才功名,也不是沒有道理可依的,一句“有辱斯文”就夠了。
基於這一點,李大宗師還認真不怕方唐鏡翻案。
唯一可慮的,反倒是怕方唐鏡此時裹挾民意,又玩那一套顛倒黑白的套路。
這就是人治的弊端了,方唐鏡毆打侯府公子,在官方眼裡是尊卑不分,有辱斯文。
可在百姓眼裡,那就是不畏權貴,維護正義。
在這裡,他三人代表了朝廷,威權已是松江府最重,一言可定人生死。
方唐鏡的案子早已審結,鐵證如山,完全可以不理會方唐鏡。
一句無理取鬧就將之打發了!
但實話實說,方唐鏡此時裹挾著民意,分明已成分庭抗禮之勢。
所以若是不受審方唐鏡案子,這些愛嚼舌根的百姓指不定會把他們黑成什麼樣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劉大侉子本就是流氓,別人怎麼說是無所謂的。
但他們文官不成,清譽有時還要勝過性命。
正所謂彼之砒霜吾之蜜糖是也,各有各的看法,道理沒法跟這些泥腿子們說得清。
以方唐鏡此時作弊般的口才,十有八九會煽動不明真相的百姓鬧事,這才最讓人頭痛。
所以李大宗師還是決定要重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