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應共冤魂語,投詩贈汩羅。
看到沒,江湖套路多,文章憎命達,有冤屈又如何,不服又咋的,大不了學屈原投江。
自從以八股取士以來,不知有多少這樣的冤死鬼。
人們每每談起來,就是一大泡熱淚,時也命也,總之只能認命,怪不得別人。
很好,這就是光明正大的冤方唐鏡的機會!
“既然是‘春秋決獄’,讀書人便當以讀書人之法剖明心跡,吾與李知府商議,便出一道策論一道八股題目與汝作之,汝可願應試?”
之所以要兩道題目,便是為了保險起見,萬一方唐鏡超常發揮,做出一篇好文章來,你讓兩位大人如何處置,所以還是要兩道才保險,總有一道玩死你。
況且兩道八股定心跡也不算多,童子試還要考三場呢!
方唐鏡心下一驚,他從未想過兩人會用八股文來作為“春秋決獄”的依據。
不為別的,因為時間已晚,不允許再進行長篇大論了。
然而想不到兩位李大人竟然反其道而行之,可見也是下了狠心拼了。
不得不說,兩人眼光還是極毒辣的,方唐鏡對於策論和八股文都確實是不行。
不是他不努力,實在是上一輩子沒怎麼鑽研過這些,僅僅是知道怎麼寫,也按照範文寫過兩三篇,不過是意思意思,瞭解一下而已。
而穿越過來之後,哪有一日得閒,雖然有心,卻根本沒有時間去認真鑽研八股文,這真真是自己短板中的短板。
不過這個時候,整條長街的人都伸長著脖子在看著,讀書人嘛,聽說要做文章,沒有不好奇心癢的,看向方唐鏡的眼睛都能冒出火來,恨不能以身代之!
在這種萬眾矚目的情形之下,方唐鏡若是敢說出半個不字,必然會被當個混進讀書人隊伍中的敗類被萬人唾罵!
深吸了一口氣,方唐鏡若無其事地回道:“大宗師有令,學生莫敢不從。”
很好,李知府與李大宗師相視一笑。
整個長街都靜了下來,人人摒息靜氣地等著第一道題目。
都是讀書人,每個人心裡都有一杆稱,分分鐘在衡量自己與場上那廝的水平。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知府拈鬚一笑,很有一種佛祖拈花的高深,然後道出題目:
“孔門七十二賢,賢賢何德?雲臺二十八將,將將何功?”
狗官……爾敢!
這個題目一出,滿場都是倒吸冷氣的聲音。
所有人羨慕的眼光頓時就變成了同情。
太變態了!
孔子的七十二個弟子很多人都說不全好不好,還怎麼說他們有什麼本事!
什麼雲臺二十八將,這更他嬢的就是個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