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兩人一明一暗,除非認識常風且還要將這廝的斗笠掀開,否則都要以為是錦衣衛的人手在此迎接方唐鏡。
由此可見,汪芷還有很細心一面的,生怕這邊的人欺生,特意派了兩個熟人。
且兩人也頗有心機,配合十分默契。
唉!侯明無精打采地同方唐鏡交流了一個眼神,他也十分無奈,明明是錦衣衛的人,因為方唐鏡的事情就莫名其妙地成了西廠的人,錦衣衛裡的同僚們看自己的眼神總是怪怪的,也不知算不算錦衣衛裡的二五仔?再想到錦衣衛家規,侯明頭皮都在發麻……
以他目前的狀態,自然不可能察覺遠處茶樓上正有人注視著他。
牛頭山是個好地方。
不但西廠有秘密據點在此處,就是錦衣衛和東廠,都有據點設在這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因為牛頭山對於大明三大恐怖組織來說,實在有十分特殊的意義。
牛頭山是三大恐怖組織習慣性的說法,其實這裡真正的名字叫牛首山。
之所以特殊,就是因為這裡是當年岳飛嶽爺爺大戰金國三太子金兀朮的地方.
沒錯,就是牛頭山之戰的那個牛頭山,岳飛嶽爺爺在此大敗金兀朮,以鉤鐮槍破了金兀朮的鐵浮屠,首創以純步兵正面硬破重灌騎兵,殺得金兵心膽俱寒,哀嘆“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那個地方!
其次便是三寶太監鄭和墓也在此處,位於牛首山南麓,系“永樂賜葬山麓”。
岳飛嶽爺爺為東西廠錦衣衛供奉之神主,鄭和乃是大明最傑出的太監,三大機構在此設立據點祭祀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更何況,許多人和事不方便在城裡關押和展開的,在這裡便可毫無顧忌了,相當方便。
當然,牛首山最讓人注目的絕對不是前面提及的兩處,而是因為牛首山從梁代時期開始,就已經是佛教名山勝地,乃是佛教牛頭禪宗的開教處和發祥地,據今已千餘年矣。
自梁至明的千餘年間,此處一直是高僧鹹集之處,山體各處均可見有梵文和石刻佛像,僅牛首山東峰捨身崖一處,就有大者近兩米的佛像石刻七十餘尊,小者隨處可見。
以牛首山,將軍山,祖堂山,東西天幕嶺,隱龍山等大小諸山組成的佛窟,宏覺寺,弘覺寺,虎跑泉,感應泉,白龜池,文殊洞等等佛家人文景觀,才是令牛首山馳名內外的原因所在。
牛首山一帶每日裡香客遊人如織,熱鬧處不亞於城內,兼之風景宜人,節日裡城內百姓傾城出遊,更是烈火烹油,繁花著錦。
西廠據點不是知是何人所選,居然選在牛首山西峰附近,相隔著名的“南坡佛洞”不過數百步之遙。
此洞據傳是高僧闢支和尚涅盤之所,因其涅盤之裡曾於洞中留揭雲“立地成佛,上天為仙”,故又稱之為辟支佛洞。
當然,除了好彩頭之外,這裡確實稱得上是氣象萬千,鍾靈毓秀,乃是讀書的極好地方。
可惜方唐鏡來這裡並非讀書,一坐下來就不得歇息,無數資料情報就呈送到他面前。
……
也就在方唐鏡一行走後不久,從茶樓裡快步走出一人。
若是方唐鏡見到此人,定然會認出這是一位熟人,李大宗師手下的書辦。
很快,書辦就上了一騎快馬急馳入城,直入提學官府。
“大人,方唐鏡已然到了南京城外,由錦衣衛的人接走,住進了錦衣衛牛首山驛所。”
李大宗師陰沉著臉聽書辦說完。
這小賊不但狡猾如狐,選擇在最後時間才來南京,讓自己諸多安排無法實施。
且膽小如鼠,死活不住進城內,安排好的諸多手段便又沒法施行。
果然是十分棘手。
不過,以為躲進烏龜殼裡就能沒事了麼?太天真了!
“吾明日入駐貢院,爾等在外務必…如此這般…!”
喜歡大明偽君子請大家收藏:()大明偽君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