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1章 推廣經濟

所以當他聽到十倍的效率之後,真真是大驚失色。

還有那“救災扶貧基金會”,朝廷在多地災區已經推廣,也有了一定的成效,可大多數地方都將之視為臨時性的產物,災情過後也就解散了,並沒有拿它當回事。

但這件事的始作俑者顯然不是這麼個玩法的,不但將兩者結合起來,還搞出了效益和規模,這就讓王恕不和不重視了。

現在整個江南都面臨著一個十分尷尬的局面,一方面朝廷稅賦半出於江南,民眾肩頭的負擔之沉重可想而知。

而另一方面,長期的重稅,江南民怨漸多,以至於許多不穩定因勢已悄然滋生,一旦有風吹草動便會野蠻生長,稍有不慎便會成燎原之勢,比如前幾個月的地震,許多地方便出現不穩的跡象,因此朝野呼籲給江南減負休養生息的呼聲層出不窮。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究其根本原因,還在於江南官田居多,佔了總面積的七成,國家的糧食就大多著落在這些土地上面,因此官田的稅收納糧達到了驚人的五成,加上各種雜稅,合起來能有六七成。

但與此同時,民間私田的稅賦則只有三成。

官田私田稅賦如此懸殊,於是造成大量佃戶逃亡,勞動力流向私田,民間閒散人員又不願租種官田,官田的勞動力就需要承擔相應更重的勞動任務。

如何在上繳稅賦不減少的情況下為官田減賦,一直是王恕心頭的一塊大石頭。

當然,他可以動用權力強行加徵私田的稅賦,但民間同樣承擔著沉重的商業稅賦,他這一加,民間勢必要將勞動力轉移到商業活動中去彌補農業這一塊的損失,同樣還是得不償失。

當真是一個進退兩難的決定。

所以當方唐鏡給他提出一個有利於民的專案時,他不可能不心動。

不過王恕還是有疑慮,便問了出來:“司馬文正公曾言,‘天地所生貨財百物,皆為定數’。此漲則彼消,賢侄所說的專案會不會此處得利而彼處害民?”

“小侄以為此論似是而非,乃是偷換概念之法耳。”方唐鏡並不是第一次面對這個說法,下意識地反駁道。

王恕臉一沉,少年人意氣風發,藏否古今,然而司馬光乃是士大夫們心裡的一道標杆,王恕頓時就想開口呵斥。

文正公司馬光在很多人眼裡是道德完人,是士大夫追求的楷模。

他博古通今,文章等身,真知灼見,所著的《資治通鑑》更是帝王治國的教材。

這樣一個人,說的話縱然會有小錯,但他千錘百煉的的理論一定不會錯的……吧?

王恕還是猶豫了,因為據他接觸以來,方唐鏡雖有些飛揚,卻絕非跋扈的性格,所作所為雖是常常出人意料,卻無有不中,不會無的放矢,於是深吸一口氣,強忍下怒氣,聽他怎麼說先。

“老叔,您博古通今,小侄若是說錯了話,您請包涵。”方唐鏡察覺出了王恕的表情變化,先打了一支預防針。

王恕一怔,這才發覺自己竟然已經動氣,不由一笑道:

“小子滑頭,老叔豈能如此沒有肚量,連你們年輕的兩句逆耳之言都聽不進去,今天你我叔侄暢所欲言,言無不盡,作君子之爭如何?”

“這可是你說的,可不能耍賴。”方唐鏡眨了眨眼睛,假裝幼稚,相當有欺騙性。

“好好好,便如此說定了。”王恕哈哈一笑,作為一個以公正聞名的人,他還是能做到兼聽則明的。

“老叔,其實小侄一直強調的‘蛋糕做大之法’不僅針對這個問題,而且做得好了,還可以‘民不加賦而歲入倍增’?”

什麼玩意?說你胖還就喘上了?

“民不加賦而歲入倍增”,你咋不上天呢,真當老夫好忽悠咩?!

喜歡大明偽君子請大家收藏:()大明偽君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