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9章 魔高一丈

“很簡單,小侄早已在紙條上做了記號,然後將他混在您老右手邊的那一堆紙條中,靜靜地等著你將左手邊的那一堆紙條淘汰便是了。”方唐鏡如實回答道。

王恕略一回想,自己果然是兩次都是選擇了右邊的紙條,王恕猛醒道:

“你是窺知了老夫的習慣?”

方唐鏡笑著答道:“老叔睿智,其實最瞭解自己的不一定就是自己,小侄知道您老是慣用右手的,一般慣用哪隻手,在選擇物品時都會下意識地偏向哪一邊,但當事人卻不自知,還以為是自己思考過後的決定,實則不過是習慣使然耳。”

這是心理學的運用,在後世商業運作中早已普遍,後來還發展到大資料分析,其實都是一樣的原理。

方唐鏡小試牛刀,自然是手到擒來。

如此一來,王恕終於明白,若是那李士實也有方唐鏡這般的本事,那本《秋闈時文薈萃》二十道題目,就如現在擺在自己面前的一樣,不論於明學怎麼出題,最終都逃不出這二十道題目的範圍。

李士實此人,心計手段之高,實是出乎想象!

好在李士實遇到了自己這位便宜侄兒,真乃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遇上了剋星也!

王恕腦子裡才浮現出這個想法,方唐鏡那邊就蹙眉道:

“老叔不可小覦了李士實此人,小侄雖是明白這其中道理,可小侄還要如此大費周章才能辦得到,那李士實想來乃是以話術等其他不為人知的手法達成目的,在小侄看來,實是比小侄高明瞭許多!”

王恕心下一驚,方唐鏡都妖孽至此了,連他都對李士實忌憚不已,可見李士實此人,實是可怖!

再往深裡一想,就算解開了科場舞弊誰是真正的罪魁禍首這個問題,可問題是這些都是方唐鏡的推測,當不得實據,理論上能定死是李士實,可證據呢?

單憑一本考試即將結束才查出來的書刊就想給堂堂主考官定罪,這根本不可能!

因為有太多的可能,可以在考試期間將試題傳達到外面,這在歷次的科考中也不乏其事,比如景泰初年在廣東布政使司的一次舉子試中,就有考生勾結吏員,用馴養的山隼將試題帶出考場,交由槍手做題後再傳遞回來的事情。

所以現在考場的科舉舞弊大案,依然是牽扯不到李士實身上,只不過他嫌疑最大,且負有整體失職的責任,按慣例必須迴避就是了。

除非能證明這本《秋闈時文薈萃》是考前就已經刊印好的作品,但現在唯一的線索老伍長生死未知,然而郎中卻很不樂觀,認為大機率是挺不過今晚的。

事實上,李士實的計劃可謂是天衣無縫,不但能大大的撈上一筆,還能嫁禍於人,將所有的嫌疑都引到副主考於明學身上,順帶將方唐鏡玩死,還掩飾了他另一個更大的圖謀,滴水不漏,端的是大手筆。

當然,他還是低估了方唐鏡的警覺和惡念,方唐鏡從來不憚以最壞的心思去揣測別人,尤其在前知歷史的前提下,明知李士實是反社會反朝廷的恐怖組織狗頭軍師,又與自己結下了死仇,又豈會不提防?更不會不未雨綢繆,坐以待斃。

所以方唐鏡在得到流言中有自己勾結主考買題賣題的時候,心裡就知道虛虛實實,李士實八成是要在這上面做文章搞事的了,於是換位思考,在苦思冥想一番之後,終於想出一個以毒攻毒之策。

既然你李士實要玩買題賣題的遊戲,那好,乾脆就玩得更盡興一點。

由於方唐鏡是記得這一次南直隸鄉試的考題的,於是便著人渾水摸魚,出高價租了“東昇書坊”從事賣題的業務。

象這樣以出售考前“秘密複習資料”牟取暴利的書坊,在每次考前不要太多,完全就不會引人注意。

更加不會有人想到,這間看上去平平無奇的書坊,所售的複習資料裡,竟全是乾貨!

而且還有一點,方唐鏡前知考題,只要收集到各家書坊的這類“特別複習資料”,方唐鏡立即就可以鑑別出哪一家是李士實真正賣題的書坊。

也正是如此,方唐鏡才能鎖定“墨翰書坊”“祥雲書坊”。

為了讓事情真相儘快曝光,免得真到頭場考完之後事情還未暴光,方唐鏡甚至安排了人大造自己在“東長書坊”買到了全套考題,與考官勾結作弊的聲勢。

進而煽動士子狀告自己,這才有了為什麼這些狀紙裡,方唐鏡的名字出現最多的事實。

當然,在做這件事的同時,也暗中盯牢了“墨翰書坊”和“祥雲書坊”。

當這兩間書坊撤退的時候,方唐鏡這邊的東昇書坊也立即跟進撤退,卻又保留了證據,能夠讓巡撫標營的人按圖索驥找到“墨翰書坊”“祥雲書坊”的據點。進而可以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