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8章 經濟之道

“非也,華服雖好,然中華衣冠未必與番人習俗相類,番人不喜;

二來當地盛產華服,市場已經飽和,貿然輸入的外來品,不論款式和麵料都面臨一個適應的過程,要遭受極大的竟爭壓力,人生地不熟,不知已不知彼,焉能不虧?

反觀鞋子市場,一片空白,不存在先入為主的成見,正是一張白紙好作畫,可任由賣鞋者引導民眾的消費,隨意說得天花亂墜,口吐蓮花,又豈能不發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事實上,後來那賣鞋的舉家搬到島國從事鞋子貿易,忙都忙不過來,那賣華服者虧本之後不得不幫著賣鞋才賺回本錢,又兩年,島國人人有鞋穿矣!”

兩老面面相窺,怎麼也想不到事情會是這樣。

其實這也很正常,這就是後世的銷售觀與當今銷售觀的區別。

方唐鏡又道:“所以問題往往一體兩面,一些別人認為絕不可行的路子,換一個角度再看,往往便會豁然開朗。

具體到將梳子賣與和尚這件事情上。

別人認為和尚光頭,要梳子何用,在我看來,卻是大有用處。

比如我是商人,我會找到主持,對他說‘來寶剎進香的善男信女皆虔誠居士,貴寺應有回贈之物以作紀念。我有一批菩提木所制之木梳,聽聞大師書法超群,於木梳上刻金剛經謁語便有開光之效,若作為贈品,必為信眾所喜也!’

若兩位前輩是那主持和尚,會買吾之木梳否?”

兩人張口結舌,一把破木梳給你玩出了花,又是紀念,又是書法,又是金剛經,又是開光,換了誰只怕都要買上一把,即便是贈品,也會引來無數香客回頭,功德箱怕是會擠爆吧?

如此一本萬利得名又得利的生意,只要主持不傻,當然是多多益善的了。

“也正如咱們設想的將四大奸賊鑄成跪像置於嶽王觀讓天下人唾罵一般,說到底,還是抓住了人心之理也。”

“然也,然也……”兩老人撫須頷首。

少頃,老儒忽問道:“小友胸懷濟世之道,以汝觀之,今江南如何?”

前面是修身齊家之道,現在是考校自己治國之策麼?

方唐鏡當然不怵,侃侃而談道:

“觀我南直隸一帶,富甲天下,然則貧富不均兩極分化之嚴重,亦是冠絕天下。

正所謂不患貧而患不均,歷代改朝換代莫不出在這不均二字上。

當有一天貧者無立錐之地,淪為無產者之時,此等不忍言之事便會發生。

漢之黃巾,唐之黃巢,宋之方臘,本朝太祖之崛起,莫不如此。

所以朝廷需得未雨綢繆,早早想法子進行二次分配,拉平貧富差距。

當然,二次分配也不是搞均貧富,劫富濟貧那一套。

而是把蛋糕做大,讓貧者在新蛋糕中能分得一份比原先更多的份額。

一個社會,貧者階級佔絕大多數是極度危險的,只有中產者階級佔了多數,才是最穩定的社會。

此正是聖人所言之‘無恆產者無恆心,有恆產者有恆心’之意是也。”

方唐鏡賣力地宣傳他那套“蛋糕做大之法”,當然,為免離經叛道,還是要在表面貼上聖人標籤才穩妥。

喜歡大明偽君子請大家收藏:()大明偽君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