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92章 博碩鴻儒

不要小看一科只取中五十名舉人。

俗話說“金舉人銀進士”,一名舉人在家鄉產生的能量,甚至比當地父母官也不差,且更加持久。

更遑論以南直隸舉子的實力,哪一科會試不能摘下十幾名進士?

這又是一筆官場資源。

重要的是,一旦這些中下層的縣學府學教喻被大面積收買,往後的科舉就已經形同是落入了寧王的囊中。

所謂的輿情人心,靠的就是士林的風向引導。

底層的百姓在一批批心向寧王的有心人引導下,人心風化自然就會變化。

用不了十年,整個江南就要悄無聲息變成寧王的地盤。

寧王實際上已經開始了他的謀反大業。

只不過採取的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殺伐折衝,改天換地的暴力路子。

走的乃是一條看不見刀光劍影,卻更加穩妥推進的大方略。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果然,這才是這一代寧王的風格!

“這,如何是好?”汪芷蹙眉,過了一會,柳眉倒豎道:

“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我奏請皇上,所有正副主考及同考官全部從外地調入,我還真就不信了!”

“不可!”方唐鏡嘆道:

“若是如此一來,豈不是向天下人說明,朝廷信不過江南的官員?信不過江南的教化?這勢必會造成官場混亂,政令不暢,連帶的地方的政令稅賦都會動盪不休,得不償失。”

“這也不行哪也不行,你倒是快想個法子啊!”汪芷恨恨跺腳。

方唐鏡在室內來回踱步,這倒是個相當棘手的問題。

忽然微微一笑,有了。

“讀書人的事情,最好還是用讀書人解決,起用鴻儒耆老吧,徵召南直隸各地有名望的鴻儒耆老,朝廷給他們一個‘博碩鴻儒’的清流名頭,然後充任各房考官,以他們巨大的名望,誰也說不出半個不字,然後朝廷再私下裡將現在這批教喻調離到外地,事情也就能漸漸化於無形。”

汪芷無言以對,惟有一個“妙”字想要喊出口。

天下讀書人走上科舉這條路,那就是九死一生的華山一條路。

童生,秀才,舉人,進士,這四大關口,無數人屢試屢敗,路邊溝渠可謂是白骨累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許多人心灰意冷之下,瘋癲失意者有之,自暴自棄者有之,改弦易轍者有之,與書本割袍斷義者有之……

然而也有人把希望放在下一代身上,教書育人,講學立著,開宗立派也大有人在。

於是民間便有了許多社學,許多私塾,許多學堂……

有學問精深者,有桃李滿天下者,有開啟民智者,有經世濟用者。

久而久之,這些人便成了名滿一方的鴻儒耆老,在民間有極大影響力。

這些鴻儒耆老皓首窮經地鑽研了一輩子學問,著作等身,名聲遠播。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