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28章 精緻馬屁

第三道嘛,就卡住了……

第三道策論題目:雞。

眾考生愕然,這道題目有點不按套路出牌。

說它難吧,也難,因為似乎聖人並沒有教導過雞這玩意是什麼?

說它易吧,也易,雞這玩意天天見啊,太熟悉了有木有!

而且雄雞一唱天下白,雞在傳統文化裡,也是寓意吉祥的一種。

所有人都摸不著頭腦了,我去啊,幾個意思?

這是玩的那一出?

一開始方唐鏡也是懵弊的,撓了無數頭皮,仍是想不通。

不過李秉的考場兵法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每一道題目都不能只看表面,要聯絡朝政,看到題目背後的含義。

從這個方面著手,方唐鏡很快就發散思維,雞有什麼優點,雞跟朝廷有什麼關係麼?

這時候超常的記憶就發揮出作用了。

漢代的韓嬰便在《韓詩外傳》中最早提出“雞有五德”的說法。

五德,指文,武,勇,仁,信。

頭戴冠,所以稱“文”,有升官和獲取功名之喻。

足如傅距,稱為“武”,公雞便是武將的象徵。

敵在前而敢鬥,稱為“勇”;

見食而呼同伴,稱為“仁”;

守夜而不失時,稱為“信”。

在各種祭祀中,雞往往是主力。

祭祖,祭神,祭天,祭鬼,這些都有雞的犧牲,即雞牲祭。

而朝廷祭祀的時候並不多,每年舉行祭祀最多的反而是皇帝。

皇上為什麼要祭祀呢,因為皇上崇道。

而道教中,最尊崇的道人中有一人影響歷代帝王極廣,此人便是傳說中點化黃帝成仙的廣成子。

此後歷朝都可見有廣成子現世點化世人的傳說和記載。

因而歷代皇帝祭祀廣成子也是經常。

在道教典籍《廣成儀制》裡,有關於祭祀廣成子須得用雞的制式規定:

“夫此雞者,形如綵鳳,聲若洪鐘,鳴則天地自應,呼則鬼神寒驚……雞四郎,雞四郎,五德在宮商,將來替人命,萬古永長存。好去好去,善行善去……”

想到這裡,方唐鏡豁然開朗……

自己揣摩了半天,原來這些考官倒也有意思,竟是在拍皇帝馬屁!

這也太不靠譜了吧?

晚節還要不要了呢?

說好的讀書人風骨呢?

喜歡大明偽君子請大家收藏:()大明偽君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