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29章 不公不母

食盒一開啟,一股濃郁的異香撲鼻而來,方唐鏡情不自禁吞嚥了一口唾液。

盒裡是一整盒的紅燒獅子頭,這道菜,乃是後世國宴裡必不可少的名吃,據說不少外賓連自己的舌頭都曾經吞掉,可見其鮮美實是難以拒絕。

而秀娘精心烹製的紅燒獅子頭相當正宗,外焦裡嫩,肉質鮮美這些都不必說了,單單是加熱後那股彌散在空氣裡的香味,就令人方唐鏡聽到了四周號棚裡傳來狂咽口水的聲音。

食盒裡還有一個小碟,乃是用香油炒過的茱萸和香菜,蔥白,白芝麻,老薑,碎花生米等混合而成的蘸料,更是瞬間有了一種畫龍點睛的妙用。

一個個紅燒獅子頭慢慢嚼碎下肚,簡直就是一種無比幸福的享受……

意猶未盡地將最後一粒紅燒獅子頭嚥進肚裡,方唐鏡舔了舔嘴唇,感慨不已:

孔夫子他老人家當年不知吃的是什麼肉?

於是大筆一揮,方大秀才在文章的末尾添上一句:

“噫!予生也晚。未能與夫子同時,一食其所剩之零頭碎角之肉,豈不惜哉?”

後來考官閱卷時,看文章甚平淡,便一目十行略過,然看到結尾數句,不禁大笑,便提筆劃了一個大大的圈。

第五道策論題目:太公孫子將才孰優。

太公,即姜子牙,“太公釣魚,願者上鉤”,輔佐武王伐紂,一代政治、兵法大家。

孫子,即孫武,其所作《孫子兵法》奉為兵家聖典。

這道題看起來簡單,實則也是難倒了不少人。

不為別的,說起來恐怕大家都不敢相信,不少人連太公和孫子是誰都不知道。

大明書生有許多讀死書的,一輩子便只在四書五經,朱子集註裡打轉,知識面相當狹窄。

一方面朝廷科考規定只考這些,因而主要精力便只能放在四書五經上。

另一方面竟爭壓力山大,每天只專注專科猶嫌時間不夠,就算有閒暇,也多是讀前時文集,盡力參加文會,那裡有閒心讀一些雜書。

而且由於教育資源長期壟斷在士紳手中,寒門子弟博覽群書的機會是少之又少。

就拿方唐鏡來說,原先的家境也是窘迫,根本沒機會接觸太多的書籍。

結果,有人寫道:

“太公者,老子之老子也,久歷戎軍,可以登壇拜將;

孫子者,兒子之兒子也,人猶乳臭,安能衝鋒陷陣。”

如此佳作,房考官只能批了兩句唐詩: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偏偏開榜後那落榜的考生查卷,看到自己的評語,這可“詩聖”杜甫的詩句,不禁暗自不服,為何自己才情堪比李杜,居然落榜。

有友人看後友情提示:兩個黃鸝鳴翠柳,指不知所云;一行白鷺上青天,指不知所往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此子羞愧掩面而退。

其實,這篇文章,方唐鏡也寫不甚好,兩人的軍事才能也不好比高下。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