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雲間事件,原本一直是西廠在盯,早就掌握了線索,只不過是打算放長線釣大魚,將那些亂臣賊子一網打盡,並非是西廠沒有能力。
然而東廠竟然不顧大局,為了眼前的一點點蠅頭小利而破壞了西廠苦心經營的局面,致使最重要的線索中斷,導致了亂黨分子重要首腦得以逃過官府的天羅地網,後患無窮,實在很得不償失!
提起西廠,成化皇帝還是很欣慰的,可以看出,西廠已經能夠獨立生存並且不但具備了東廠的職能,還多出了諸多的理財功能。
最重要的是,並沒有給自己惹麻煩,朝堂之中有關西廠的不滿之聲近期越來越少。
除了一些關於西廠囂張跋扈之外的小報告,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壞訊息。
由此可見,西廠實際上已經越來越成熟,懂得了如何隱忍。
而且這封奏摺乃是都察院所奏,連都察院都在奏摺裡隱隱對西廠予以肯定,說明西廠並非無所作為,而是已經潛移默化地漸漸取代了東廠的位置。
低調實用高效,這就是成化皇帝對西廠的印象。
東廠不斷地遭到百官垢病和攻擊,便是連天下百姓都在攻擊東廠,這些本來倒也不算太大的罪過,因為東廠本就要分擔百姓和百官對皇權的怨懟,但若是東廠連皇權都不放在眼裡,那就完全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既然西廠已堪大用,那麼,東廠這塊扶上牆的爛泥,不要也罷。
成化皇帝的心思不知不覺間已發生了重大的改變。
再往下翻,成化皇帝的雙眼又鼓了起來……
王越這是在作死嗎?
又來!
接下來又是更加厚重的一疊銀票,明顯比開篇的厚了近一倍!
我……去啊!
連成化皇帝也不得不承認,這是他自登基以來,見過的最“貴重”的奏摺了。
沒有之一。
驚喜接連不斷!
成化皇帝的嘴角不自覺地翹出了一個彎曲的弧度。
飛快地數了數,二十萬,王越果然是一員能臣!
心情明顯由陰轉陽,陽光燦爛。
當然,接下來照例是解釋這筆錢的來歷。
也可以說是王越的請罪部份。
因為在追查東廠的過程中,發現東廠挖了一條密道,這些銀子便是順著密道找到最終的存銀地點挖出來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密道直通到錢莊銀庫,而這個銀庫,就建在李孜省家後花園裡。
王越所請之罪,便是在未請旨的情況下擅自查抄了這家錢莊的銀庫。
都察院查抄錢莊,只要罪證確鑿,是有法可依的,並不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