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這些都是表象,實際上,兩位學士都聞出了這茶香味的不同凡響。
這大概就是傳說中大內專供的“嚇煞人香”了吧?
所謂的“嚇煞人香”,其實是“碧螺春”裡的一種極品。
傳說只有洞庭東山碧螺峰上的茶樹才能產出這類品種。
當然,若僅僅如此,也不足以顯出其珍貴。
據說茶葉採摘出來之後,要處子將之裹入懷中悶熟,所得之茶才會異香撲鼻,風吹不散。
聽說這“嚇煞人香”每年只有不到三斤,珍貴無比。
便是宮裡也只有皇上,萬娘娘,周太后三人可以享用。
據說萬首輔有一次得了皇帝賞賜“一兩”,為此還專門請了親朋好友辦了一次“茶會”。
現在,怎的可能出現在貢院一個不起眼的考棚之中?
難道這裡面的考生是哪位皇親國戚?
不對,就算是皇親國戚也不大可能獲賜如此稀少的茶葉。
可能是自己猜錯了吧?
嗯,一定是猜錯了,說不定是極品雀舌。
雖然“嚇煞人香”和“雀舌”是兩種不同香氣,但此時,兩人都十分明智地失憶了。
“這一科的讀書人,果然有清俊之士,想當年老夫會考時,可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呢。”徐學士道,頗有些遙想當年雄姿英發的感慨。
李東陽笑道:“時用兄正當大展宏圖之年,何言老乎,讓吾輩汗顏矣。”
朝廷已有傳言,此次春闈過後,徐溥將出任禮部右侍郎。
徐溥乃景泰帝五年“榜眼”,今年五十一歲,官居翰林學士,兼左庶子,虛銜太常寺卿。
下一步出任禮部右侍郎,是進入內閣前關鍵的兩步,明顯是把他當作內閣儲幹。
當然,前提是這次春闈要辦得漂亮,不出任何差錯。
便在這時,一名番子一言不發地來到兩位主考面前,半跪於地,雙手呈上一本冊子。
兩位主考臉一沉,心頭有一股不好的預感。
這番子是朝廷安排在考場的坐探,專司刺探考生隱私及不法事。
以前一般是錦衣衛做這事,但這一科是由錦衣衛負責監管,坐探的活就交由西廠來辦了。
徐溥接過小冊子,一眾同考官知趣地退開數步。
開什麼玩笑,兩位主考臉色如此之黑,還是不要觸黴頭的好。
千萬別出什麼事!
徐溥臉色有些發白,不出事是不可能的。
若是無事,番子不會當面遞交冊子給自己,而是會將冊子交到堂上。
李東陽神情凝重地湊了過去,去年南京貢院出事,數位同僚受到牽連,至今如在眼前。
開啟小冊子,上面第一行便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