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63章 捨我其誰

一出貢院,便有人早早就侯在那裡,上了轎,一路睡著回到了住處。

舒舒服服地洗了一個澡,享受了秀娘特意做好的美味滋補藥膳,又在旋姐兒的按摩中睡了過去。

隔了一夜,方唐鏡滿血復活,精神抖擻地迎接第二場考試。

會考三場,就數第二場最簡單,主要是考官場應用文,屬於走走過場的形式,畢竟舉子們日後都是要當官的,提前熟悉一下官府公文也是應有之義嘛!

第二場,方唐鏡又是第一個交卷,回家睡覺……

第三場考的是策論。

前兩場方唐鏡自己很滿意,尤其是第一場,自我感覺佳作紛呈。

第二場考的是官場應用文,對於一個曾經的師爺來說,送分不要太簡單。

現在到了最後一場,方唐鏡也決定有個完美的收宮。

虎頭鳳尾麒麟肚。

行百里路半九十,深吸了一口氣,方唐鏡開啟試卷,第一道題呈現在眼前:

“民之為道也,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論富民之道。”

方唐鏡一怔,題目很正常,乃是出自於《孟子.藤文公》,意思是國家要以民為本,民有產業則安心聽話,無產業就會無所顧忌,隨意亂來。

這不又是送分題麼?

不客氣地說,關於富民強國的問題,在座各位都是渣渣!

飛快提筆,寫下破題:

“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則易治也,民貧則難治也。”

方唐鏡此時正揮毫潑墨,將自己思想中的所見所聞一邊整理一邊徐徐道來。

草稿紙上龍蛇起陸,文思如泉湧般噴薄而出。

“或雲天下財富皆定數?此處增則彼處必薄之。

此言似真實偽之,誤人甚深實謬矣。

周天子之民戶八百萬,其用窮乎?我大明之民戶五千萬,其用窮乎?

周天子時土地千萬頃,今日之世土地增則不多,何能有限之地養十倍之民?

《天工開物》有載:

周時土地畝產一石整。漢時土地畝產一石二。唐時土地畝產一石半。宋時土地畝產一石七。元時土地畝產一石九。國朝土地畝產兩石整。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此皆文明進步之力也。

周之時,刀耕火種,不知選種,不知肥力,不知鐵犁,亦少畜力,惟望天時。

後世累積,牛耕馬種,精揀種實,積蓄肥力,廣用鐵器,多用畜力,深挖水利。

世易時移,丁口之增多,教化之深入,不惟勞力多出十倍,術與技亦俱進十倍。

假以時日,技再進十倍,精耕細作,畝產十石亦可見也……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