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皇帝很傲嬌,很要面子,很有點即當又立的那啥……
這樣一想,一個念頭便宛如閃電般撕裂了籠罩在眼前的重重迷霧!
即當又立?原來如此,原來如此……老丈人狡猾狡猾的……!
成化皇帝承認自己有這樣那樣的缺點是可以的,這叫自謙,是一種高貴的品德。
可別人當真那就萬萬不行了。
這就好比年終開總結會的時候自我批評,領導說自己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實在慚愧。
下屬們要自發地維護領導的權威,幫領導找出現由,比如領導說自己丟三拉四,下屬就要說這是領導日理萬機,些許小事實在是秘書不稱職。
若有哪位腦袋是榆木疙瘩,非要指著領導鼻子大罵你這貨做事七不搭八,一點不靠譜,乾脆讓賢,那麼等待他的結果除了小鞋就是辭退了。
所以一切所這道題目看成是成化皇帝要自虐的,通通是自尋死路。
再看自己先前寫的那兩句,未免太凌厲了一些,方唐鏡提筆,另起一行,寫下一個詞:燕雀處堂!
於是文章的開頭便成了:
“欲求治國之道,必先明亡國之道!方可言治也。
臣觀史常自問,唐玄宗,隋煬帝,亡國之君乎?
君非甚暗,孤立而揚弊甚多,臣盡營私,結朋黨而公忠絕少也。
百姓之慘烈,言之者多,心憂者少,人情弊於其所不見,燕雀處堂,亡國之因種也。”
這段話的重點在於“燕雀處堂”。
“燕雀處堂”指燕雀居住在人住的房屋裡,因生活安逸而喪失了警惕性。比喻大禍臨頭而不自知。
唐玄宗,乃是開創了開元盛世的明君,惜乎先明後暗,最後導致了“安史之亂”,生靈塗炭,盛極一時的大唐自此日薄西山,直至消亡。
後世史學家有言“唐實亡於玄宗也”。
隋煬帝,開大運河,功在千秋,三徵高麗,滅國無數,若非窮兵黷武,窮奢極侈,也算是一代英主,最後身死人手,為天下笑之哀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方唐鏡筆鋒一轉,追究起亡國的責任,用了“燕雀處堂”這個詞呼應上一句的“君非甚暗”,就是明確了亡國的責任,並不在於皇帝,而是在於臣子啊!
方唐鏡微微一笑,一篇文章的主旨確立。綱舉目張,接下來就簡單了。
此時考場裡的考生們興奮而又激動的運筆狂舞,將胸中的學識抱負真知灼見化為一篇篇治國安邦的金玉良策,十年寒窗無人知,等的就是這一刻啊!
陛下!我來了!
一筆三流淚,語不驚人死不休,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下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下筆如有神,簡直是在起飛,根本停不下來!
方唐鏡看了看四周,無語地搖頭,怎麼看都像是大型翻車現場。
他已經可以想見到成化皇帝見到這些文章後的大致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