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所有人束手無策之際,竟被汪直用如此跡近無賴的手段解決掉了。
雖說有些無賴,可不管怎麼說,這次都是有功的。
尤其是領頭的常風,這小子想不到還是個人才!汪直竊喜。
面對眾人的目光,汪直坦然直承道:
“沒錯,是奴才預先吩咐了的,定不能使這些言官們驚擾了皇爺!下面的小崽子們自由發揮,連奴才也想不到會是這般結果。”
成化天子本想誇讚兩句,可這明顯違制加荒唐之事,也不太好意思誇得出來。
懷恩想得更遠一些,此時已是陰沉著臉問道:
“明日朝會怎麼辦?毛老兒豈肯善罷干休?他必會聯絡比今日多上兩倍的官員發難,到時你怎麼辦?你又讓皇上如何自處?”
對於這個問題,汪直早就胸有成竹,立即從袖袍裡拿出一份奏摺雙手舉過頭遞了上去,大聲道:
“這就是奴才這次下江南最大的收穫,也是奴才恭喜皇爺的緣故,天變雖是危機,更多的卻是人禍。
此次天變,確實是上天的警示,卻不是警示皇爺,乃是警示天下官員,在其位要謀其政,不可尸位素餐。
而大凡天變,庸才當然束手無策,若是有大能的賢才,未償不能轉危為機,變壞事為好事,皇爺請看。”
“警示天下官員,轉危為機,變壞事為好事。”這三個關鍵詞一出,立即就牢牢地抓住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還能有這樣的好事?
成化天子簡直如醍醐灌頂,對啊,憑什麼一有天變,屎盆子就往朕頭上扣,口口聲聲天人感應,應在天子!憑什麼就不能應在臣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嗯,若是當真如此,朕該如何是好,是要臣子們寫罪已書還是要臣子們寫罪已書?
每份不能少於三千字,每人寫三份夠不夠?不然就每人寫五份?十份?
想到這裡,萬化天子禁不住對汪直的這份奏摺產生了濃濃的興致。
有些迫不及待地拿在手上,翻開,不同於以往的臺閣體,一手漂亮的行草映入眼簾。
一般來說,下面的奏摺往往先要到通政司彙集,由通政司文書抄寫一份呈送內閣,然後內閣批閱後呈入內宮等待皇帝批閱。
通政司通用的當然是館閣體,所以皇帝所看奏摺大多都是千篇一律的館閣體,除非是親近大臣上的密摺。
當然,內閣呈送的奏摺先要由司禮監先過一遍,分門別類的整理好,一般的小事司禮監幾位大太監自己就處理了,不必麻煩皇帝,重要的就挑出重點,寫出簡介貼在奏章上,由皇帝親閱。
因為是用硃筆批寫,因此也稱之為“批紅”。
“好字!”成化天子本人在書畫上的造詣非凡,一眼就看出這字功力不凡,已是小成之境,難得的是竟有六七分米蒂神韻。
奏摺正是方唐鏡所寫,上面條理清淅的分列了江泉縣大災之後的救災措施。
如何籌措銀兩,如何籌建“救災扶貧基金會”,如何將鄉賢祠與名宦祠合併,如何將名譽與實利相結合,給予什麼優惠,如何興辦學堂,如何買糧,如何平抑物價,如何統籌經濟……
林林總總,雖然紛繁複雜,卻是環環相扣,形成一個內洽的積極經濟體,不但解決了天災,還解決了災後安置,生產,工作,辦學,確實是借力打力,將天變帶來的危機轉化成了發展的機遇。
奏摺裡還拍著胸脯表決心,今年稅收有望在原來的基礎上增長三成,明年增長五成,三年後增長一倍,“民不加賦而歲入倍增”。
這……
成化天子是越看越喜……
可看到後面,卻是面目越來越陰沉了起來。
太反常了,不能不讓人懷疑。
這江泉縣令是不是吹牛太過了?
還是背地裡行了什麼殘民以逞的苛政?
事出反常必為妖!
喜歡大明偽君子請大家收藏:()大明偽君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