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青色的茶盞裡,點點如雀舌般的茶尖似魚兒探水一般輕輕浮出水面,載沉載浮,一看就是上品好茶,然而在方唐鏡眼裡,卻如白開水一般,完全沒有味道。
空氣很微妙,似乎誰都無話可說,又似是有無數的話要說。
方唐鏡打定主意以不變應萬變,自然不會先開口,但這並不代表他會沉默。
將茶盞輕輕一推,方唐鏡漫步走到大窗之前,欣賞著窗外的無邊美景。
後窗花園外,是一條小河,再過去就是大片的農田和桑樹,有農人在耕作,有女兒在摘桑葉,天空有燕兒紛飛,空氣中花香氤氳。
此時此地,此情此景,莫名地,方唐鏡就想起了曹雪芹的《杏簾在望》,不由吟出聲來:
“杏簾招客飲,在望有山莊。
菱行鵝兒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綠,十里野花香。
盛世無飢餒,何須稻粱謀。”
曹雪芹寫這首詩最後一句其實是“何須耕織忙”。
此詩使人如在畫中,意境極美,然而卻是反諷詩。
此詩前面極美,最後兩句卻是將整個意境陡然反轉,既然是盛世,還累死累活個毛線。
前面有多美,後面就有多諷刺。
方唐鏡在這裡將最後一句改為“何須稻粱謀”。
就是感慨太平盛世,自己卻要為生計前途奔波,太尼瑪諷刺有木有。
但是正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同的人讀這首詩就有了不同的感受。
小婢女小嘴微張,杏眼兒有些迷離,她這個年齡還是不大識得愁滋味的年齡,已經沉浸到了詩中春意,好清新的詩啊。
但是屏風後面的小姐明顯感受就不一樣,似是品出了繁花簇錦背後的的無奈嘆息。
“錚”的一聲,那隱約的琴聲似是顫了顫,接著就清晰起來,帶上了一絲破空之聲。
“方公子近來可好?”屏風後面的人終於出聲。
這不是明知故問嗎?
方唐鏡一本正經地回道:“一般一般,天下第三。”
前身面對這個問題會怎麼會答方唐鏡不知道,劉小姐比自己還要清楚前身呢!
所以方唐鏡絕不會給她一個意料之中的回答。
而且方唐鏡來此的目的本就不是敘舊,而是要快刀斬亂麻,了卻這段情份的。
屏風後面的美人無語,不過她並沒有追問。
那俊俏的小婢女掩嘴而笑,問道:“公子說話可真有趣,這話有什麼說法?”
有個鬼的說法,這純粹就是後世的網路用語,用起來順口而已。
不過方唐鏡既然決定了卻這段情感,自然是將裝叉進行到底,又是淡淡一笑道:
“人生三大喜事,升官發財休老婆,我佔了第三樣,豈不是天下第三。”
男人嘛,休了老婆再娶美嬌娘,實是不要太爽。
喜歡大明偽君子請大家收藏:()大明偽君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