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手的“野山羊鯇魚羹”、“蝦爆鱔魚”、“紅燒兔子肉”乃是松江府三絕。
那味道,能讓人把舌頭都吞進肚子裡。
每天都有外地客商慕名而來,當然其他菜餚也是極出名的。
還有一點很重要,那裡距離著名的“校書院”也很近,乘畫舫而來的話,不用一刻鐘。
“校書院”不是書院,是指“女校書”們居住的怡紅院,簡稱校書院,聽上去很有格調。
女校書,可比什麼花魁,清倌人,窯姐,笑娘之類的稱呼要低調有內涵得多。
是十里秦淮此時最時興的稱喟,指對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賣藝又賣身的佳人的美稱。
在大明,青樓通常分為五檔。
一等青樓稱為“清吟小苑”,二等青樓稱為“怡情茶園”,三等青樓稱為“閒逸下院”。
四等則被稱作是“窯子”,五等就是那些半職業撈外快的“半倚門”,“暗閶”了。
江泉雖是縣份,卻是十分富庶,校書院也勉強夠也得上“茶院”的標準了。
女校書們都是有理想有追求的妹子,自然處處以秦淮河的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
受過良好教育的佳人,不但格調高雅,而且本領不凡,當然不是那些庸脂俗粉可比。
陪起客人來職業素質也是有口皆碑的,高階可人,令人身心愉悅。
才子佳人嘛,讀書人最是喜歡的調調,方小師爺年少盛名,這方面定然是極有才情的。
唯一讓人愉悅不起來的當然是收費問題,但在鉅額的美景面前這些都不是問題。
還有一點讓人不太爽,就是三班那些狗肉上不得檯面的窮鬼了。
聽說咱們六房要擺接風宴,硬是死皮賴臉的湊了份子要插上一腳。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都哪跟哪!自己六房這邊每人可是出了五錢銀子,典吏書辦每人都是二兩。
三班那邊總共才湊了五兩,真是有夠摳門的。
可架不住王大炮這傢伙臉皮簡直賽過城牆加馬桶,死纏爛打的,六房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醜話說在前頭,正席上只能讓王大炮帶上他的三個班頭。
其他那些小嘍囉就只能在外面站門,吃大席面。
一分錢一分貨,想佔咱們六房的便宜,那是休想!
這次接風宴乃是由六房共同舉辦,戶房的陳典吏自薦作主持人。
沒辦法,陳典吏近期很煩。
其實大家心知肚明,哪有這麼多煩心事,都是自己蠢出來的。
誰讓這傢伙最得力的手下劉書辦,有眼不識泰山,得罪了方小師爺。
方小師爺一怒,劉書辦就進了班房,誰也不讓接觸,聽說悽慘得緊。
本來按原計劃,大家抱成團是要跟這位小師爺打擂臺的。
劉書辦也是要撈出來的,但計劃明顯趕不上變化快。
劉書辦的事自然就放到了一邊,他還值不了那近三成的銀子,連零頭都不值。
陳典吏自然要爭取一切機會跟方小師爺親近,不但要消除誤會,最好能讓關係更進一層。
他們根本沒有想到,一張大網已經鋪開,悄悄從天而降。
誰能想,誰又敢想,方唐鏡竟然要血洗六房,將六房裡盤踞的蛀蟲連根拔起。
若有人這麼想,他一定是瘋子,腦子抽筋的二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