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這位學生卻又是不折不扣的學霸,老師也只能捏著鼻子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以老夫子的刻板,對這樣的學生,心裡定是有些不爽的。
反倒此時,方唐鏡被革除了功名之後,老夫子心中惋惜,對這個學生親切了許多。
但是方唐鏡的“同學們”,卻並不買這位學長的帳。
眾生員看都沒看方唐鏡,鼻孔差點翹到天上,分明是神仙不與凡人語的模樣。
方唐鏡也不意外,人家都是有功名的,自己一布衣,看不起也屬正常。
更何況是方唐鏡還是得罪了侯府,由府學和知府親自下條子廢他功名。
別看方唐鏡現在攀附上了知縣,卻也是科舉無望,起碼這幾年內都無望。
他若要恢復功名,非要經過府學和知府這兩關不可。
知府還好說,任滿了是要調離的,可府學學喻一般是由本府人士擔任,很少調動的。
所以他的同學們都認為,方唐鏡這十年內都不可能恢復功名的。
這個時候,周縣尊正領著一眾士紳一邊大談規劃,一邊暢享美好未來。
眾人不住附和,氣氛熱烈,其樂融融。
這時便有一名年約二十五六的俊雅生員來周縣尊面前,恭聲行禮道:
“老父母大人,今日新區動工,學堂奠基,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此修禊事也,學生懇請大人留下墨寶,勉勵學童發奮讀書,實為百年幸事!”
這名生員是縣裡的廩膳生員,名為李才俊,家裡也是望族,自小便延請名師授學,少有才名,是極有才名的風流人物。
李才俊本人尤其擅長詩詞歌賦,常常以“小李牧”自居,乃是各種文會的座上賓。
全縣有頭有臉的人物都在這裡,李生員哪裡忍得住刷聲望的機會,第一個跳出來請命。
說完之後還不忘看了方唐鏡一眼,嘴角翹起一抹輕輕的弧度。
方唐鏡雖然有“松江府第一秀才”的美稱。但是他的名聲主要來自十六歲高中院試案首。
流傳的佳作卻並不多。
這也很正常,專心八股文的未必在詩詞歌賦方面有多突出。
但對於人們寄與厚望的方唐鏡來說,第一秀才沒有佳作傳世,就如同菜裡沒有鹽。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未免有些淡而乏味,談論起來總有些不得勁的樣子。
而且也被縣裡其他生員看輕,總想要壓他一頭成就自己名聲的想法。
其中便以這李才俊尤甚。
當年院試,他與方唐鏡同場竟技,方唐鏡奪得案首,他的成績也是不差,得了個第二。
可惜,人們記住的永遠只有第一,沒有第二什麼事。
自古文無第一,或許便是如此得來的吧。
既生瑜何生亮,李才俊大為不忿。
他自認才華要在方唐鏡之上,是考官瞎了眼,亂點鴛鴦譜,這才錯點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