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0章 尋個老師

老儒詫異,方唐鏡胸中見識和詩詞都是很拔尖的,三言兩語就將那些名士比了下去,跟他們兩個這三朝元老縱論天下時事也不落下風,可謂是才氣逼人,按道理來說,這樣的人物當視科舉為囊中物才對。

但一提到秋闈就吞吞吐吐,怕什麼?難道真有什麼難言之隱不成?想到那些流言,老儒警惕起來。

想到外間關於方唐鏡的種種事蹟,老儒又問道:“聽說提學官李大人多次刁難於你,此事當真?”

“事涉大宗師,小子不便背後說些什麼,過去的事便讓他過去吧。”反正方唐鏡知道王恕早已清禁其中細節,此時舊事重提,自己不論說重了輕了都不好,反不如做出豁達大度的態度更顯自己冰清玉潔。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果然,他的低姿態讓兩人頗為詫異,若是換了別人,必然添油加醋大打同情牌,然而此子淡淡一笑而過,大有君子之風。

老道鼓勵道:

“小友才高八斗,怎的如此消沉,做人固不可飛揚跋扈,卻也不可妄自菲薄。”

方唐鏡不是不打同情牌,而是絕不會打錯了方向和時機,此時見老道說這番話,便苦笑著拿出自己寫的八股文章向兩人請教。

兩人都是進士出身,王恕是庶吉士,李秉乃鄉試第一的解元,學問文章都是上上之選。

可一看方唐鏡的八股文,不由蹙眉。

實事求事地說,不能說不好,可也不能說太出眾,只能說是上等裡的中下等。

若兩人是考官,這樣的文章在五六千文章之中能不能中,實在要看運氣。

即便是過了房考官,也只能勉勉強強與孫山伯仲的樣子,還要看有沒有更進一步的運氣。

總之純從實力出發,按兩人的估算,只能排進前兩百名的樣子,實在沒有必中把握。

完全與他之前表現出來的那種,一騎絕塵的才氣有很大區別。

反差如此之大,兩人自然是要問個明白的。

“小友詩詞歌賦如此出眾,想必是家學淵源,自小便束髮受教的?”

同情牌這個時候打才是最佳時機,方唐鏡立即唏噓道:

“小子父母早故,只遺有五畝水田果腹,所幸幼時父親早早為我發矇,識得幾個字。

其餘時候半為生存奔波,之前那些異想天開的想法,全因貧困而琢磨出來的。

能留給讀書的時間不多,又無錢拜名師,唯有厚著臉皮四處借書,胡亂自學而已。

幸得天可憐見,僥倖中了上屆松江生員案首,實是運氣使然。

此時雖然已經不再為生活奔波,然終究耽誤的時間太多,自家事自家知。

小子詩詞歌賦這等小道尚可,八股文章這等極講究火候的功夫就大為欠缺了。

此次秋闈,小子自覺,只有三成把握。”

方唐鏡用詞也是極有講究的,別人是“為生活奔波”,到了他這裡就成了“為生存奔波”,一字之差,意義殊別。

兩位大佬,別人不奔波最多餓肚子,我若不奔波,那就是死翹翹了。

兩位老者頓時恍然大悟,感到一直縈繞不去的謎團終於是解開了。

怪道一說起經濟之道,這小子就頭頭是道,滔滔不絕,原來是從小沒事就琢磨著怎麼賺錢,倒讓他琢磨出一套套大道理來。

也正因為太過投入賺錢,學業就無法兼顧,純粹是東一榔頭西一榔頭的野路子。

難怪,看這文章之中的尋章摘句十分博雜,不是正統路數。

當然,反過來看,此子閉門造車就能玩到這個地步,倒也稱得上天縱之材了,說一聲神童絕對當得。

而且底子擺在這裡,十分深厚,乃是一塊難得的璞玉,稍加雕琢,便可為名器也!

面對如此璞玉,說不動心是假的。

得英材而育之,讓自己一身所學得以傳承乃至發揚光大,是每個儒生的理想。

就連孟聖也說,人之患,在好為人師……嘛!

喜歡大明偽君子請大家收藏:()大明偽君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