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方唐鏡有官身便好說得多,升官加品多的是成例。
但方唐鏡目前還是生員,總不能賞一個舉人噹噹,國家取士決非私器,這是不可能的。
所以只能變通,用御賜牌坊的形式給一個相當於舉人的權利。
“其二,便是功勞暫時擱置,先報入吏部,在誥敕房功績簿上列名,記大功一次,以備後來之用。
你將來中了舉人進士,步入官場時這記大功的獎賞便可兌現,一般都是加一兩個品階。”
“小侄還是選第二個吧,牌坊什麼的,都是虛名,浮雲耳。”方唐鏡自忖又不是考不上舉人,根本就不用選。
“好!這第二件事,便是朝廷已經頒下公文,於七日後,也就是九月十五日重開秋闈。”王恕拿出一份公文遞給方唐鏡。
方唐鏡一看,果然是禮部重開秋闈的決議。
時間有點緊。
並且這次選擇的除主考官由京城翰林院派人外,其餘的同考官和監考官,全部從當地的博碩鴻儒中選擇,應該是汪芷的密摺起了效果。
“原主考官,提學官李大宗師呢?”方唐鏡看完公文,很自然地問起李士實的下落。
“此人已回到北京城待勘,這次貢院的案子只怕牽連不到他。”王恕語氣頗為沉重。
方唐鏡雖然對王恕推理過李士實的犯罪動機和過程,但其中的諸多細節連方唐鏡也沒法解釋,畢竟現在的法醫還達不到後世的高度,很多過程都只能是假設和推斷,沒辦法定罪。
“老叔,小侄倒有一法,雖不能將其繩之以法,卻也要令得他再難為害!”方唐鏡惡狠狠地說道。
“你且說來。”王恕喜道。
“咱們不結案,將此案懸著,只要咱們一日不結案,他的嫌疑就休想洗脫。他就休想重新出仕。”方唐鏡道。
這也是沒辦法中的辦法,李士實謀劃了這一連串的潑天大案,然後施施然全身而退,總不能讓他愉快地重新開始吧!
吏部選官,對於這種明面上就存在嫌疑的,而且是大案有牽連,是絕對不會任用的。
那麼李士實就只能一輩子賦閒在京!
除非他憋不住,狗急跳牆,如此反而不怕他了。
“善!就依賢侄之法處置!”王恕先是大喜,接著就皺眉道:“便宜這廝了。”
王恕這麼想也很正常,他已經在外為官二十年不能回京一睹聖容了。
方唐鏡沒法理解王恕這種忠君情結,只好安慰道:
“老叔放心,待到小侄為官,定將老叔和老師都請回朝廷裡鎮壓邪祟,現在朝堂烏煙瘴氣,實在是需要老叔這樣的人才能鎮壓得住!”
“小傢伙,吹牛也不怕閃了舌頭……”
喜歡大明偽君子請大家收藏:()大明偽君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