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16章 防患未然

汪芷小手順勢一拍桌子,怒道:

“小賊,休想要轉移話題,老實交代十二萬兩銀子喝花酒的事,否則,哼哼,要你好看!”

方唐鏡無奈地摸了摸鼻子道:

“通盤我已經有了計劃,可計劃裡還有一個攔路虎和一個大問題,咱們非要將之除去不可!”

“什麼攔路虎和一個大問題?”汪芷好奇。

“先說問題,老生常談了,就是出兵這筆錢的問題。”方唐鏡說道:“咱們雖然可以拿得出這筆錢,但不能這樣白白拿出來,須得利用好這個機會,爭取逼得朝廷同意開海禁。”

皇上從利益的角度出發,是不會不同意開海禁的,難的就是朝廷裡的那些大佬。

但此時財政捉襟見肘,利用得好了,很可能就可以一舉開啟僵局。

“好,聽你的。”汪芷沒問方唐鏡的計劃,她相信這小賊早已想好了什麼損招。

“我雖然有幾成把握,可也不可掉以輕心,尤其是要注意某些清流,買直求名,很可能釜底抽薪,壞了國家的大事。”方唐鏡說道。

“不可能吧?什麼釜底抽薪?”汪芷實在想不出有什麼事情可以破壞國策。

方唐鏡冷笑道:

“不可能?你真是把文人的節操想得太好了!比如一把火燒了鄭和七下西洋的海圖,你讓朝廷開海禁還是不開海禁?”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汪芷張口結舌說不出話來,這種事情,那些清流絕對做得出來!

此時距離鄭和七下西洋並不算遙遠,許多人還能從祖父輩的口中得知當時的榮光。

無數大船縱橫七海,無數奇珍從海外流入大明,無數人隨著鄭和出海建功立業。

北京城是怎麼建造起來的,至少有一半的資金是由海外貿易得來的。

事實上,歷史上此時的兵部尚書項忠,正是鑑於大明國力日疲,再次上書,要求重開海禁,貿易西洋。

朝廷立馬吵得不可開交。

以項忠為首的一班大臣們以為,眼下沿海倭寇橫行,正是禁海之弊,朝廷更應該延續成祖的國策,建立無敵艦隊,橫掃沿海,並且與西洋諸國貿易,以利國家。

如此一來,既可橫掃海賊,也可增加與各國的貿易,互補有無。

而反對開海禁的官員,卻認為下西洋乃是一大弊政,於國無補,勞民傷財,徒耗人力國力。

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大部份人並不明白。

這裡面主要是因為成祖時鄭和七下西洋,大部份好處都是皇家獨吞,朝廷連湯都沒撈上幾口,所以史書裡記載鄭和七下西洋之舉,多貶少褒,以至於後世人以為下西洋乃是勞民傷財之舉。即便明白其中原因的官員也不會明說,但卻是極力阻止者極眾。

歷史上要求下西洋的一派得到了成化皇帝的支援,且事情已經開始籌劃。

可就在此時,劉大夏卻是當真來了個釜底抽薪,直接,將當年鄭和出海的輿情和地圖等等資料全部銷燬,以至皇上命人入庫搜尋卻沒有半點結果,結果再下西洋一事不得不就此作罷。

經此一事,劉大夏功成名就,眾皆言劉大夏為國直言,不畏權貴和打壓。

劉大夏自此名聲鵲起,到弘治朝時更是官運亨通,老本一直吃到入土那天。

而項忠在大怒中向宮中上書,欲將劉大夏治罪。

可在無數清流的正義聲援之下,成化皇帝不得不選擇了息事寧人。

堂堂兵部尚書項忠不得不因此致仕。

屬知歷史的方唐鏡絕不會允許此事發生,所以他鄭重地對汪芷說道:

“不管你以什麼名義,最好等會就親自跑一趟兵部,將鄭和下西洋的所有資料全部轉移到西廠,有備無患!還有,你去的時候,一定要帶齊人手,同時一定要防備一個叫‘劉大夏’的人,此人做事幹脆果斷,在清流中名聲很大,很可能會壞事!所以一定要快準狠,打所有人一個猝不及防!”

“好,我呆會就去辦。”汪芷鄭重回應,然後又問道:

“還有那攔路虎呢?”

喜歡大明偽君子請大家收藏:()大明偽君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