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公平而放棄了效率,到底值不值?
眾人又陷入了沉思之中,便是三解元也收斂了笑容認真地想了起來。
這其實就是朝廷的現狀,諸多事情往往吵成一團,久拖不決,可你要說這樣不好,似乎也不對。
公平和效率的取捨,這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但說到底,有爭論就說明並不完美。
李東陽評道:“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此事古難全也。此法雖不是最好,可也不至於最壞。諸賢可有更好之法?”
確如李東陽所說,雖不是最好,卻也不至於最壞,似乎,好象是目前最能接受的方法了。
可為何眾人總有些心有不甘的感覺。
三解元重拾了信心,再次斜視了方唐鏡一眼,還是太年輕了,沒什麼社會經驗,最好先坐十年八年冷板凳才考慮做官好了。
可看李師的樣子,似乎還能有更好的?
眾人又歪著腦子想了許久,可想破了腦袋也沒能想出更好的法子。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只能眼巴巴地看向最後那一張孤零零的卷子,莫非真有更好之法?
李東陽拿起最後那張卷子,念道:“輪流分粥亦可,任選一人分粥亦可……”
聽到這裡,眾人一陣失望,如果不是要在李師面前表現出最好一面,眾人都要噓聲一片了,這簡直就是所有選擇裡的最差選項。
可等到李東陽接著往下念,所有人都沉默了。
“唯一要求,負責分粥之人須等到眾人選取完成後,最後一個取粥。”
呃!
這個方法也太簡單了吧?
可又好象很有道理的樣子,讓我挼挼……
若是分粥之人給他人分得多了,自己勢必就少了,這是無論如何不能做的。
可若分給自己多了,先不說他人勢必不依,因是最後別人取粥完成之後他才可以取走,旁人自然就會把多的那份換走。
如此一來,分粥者想方設法留下的最大一份,豈不作了他人嫁衣?
那麼,最利已的作法反倒是儘量公平公正,只有人人一樣多,自己的利益才不至受損。
如此一來,這看似簡單隨意的法子,反倒是既最公平又是最高效的法子。
妙!
大善!
事雖小,卻見大,想出此法之人有大智也!
眾人齊刷刷地看向李東陽,想知道是誰想出如此妙法!
李東陽放下卷子,看向方唐鏡道:
“還有一個問題,若饑民裡混入了吃白食之無賴子,可有法使其自行離去。”
這同樣是一個很現實且令人頭禿的問題,京城裡的潑皮無賴不在少數,每年都會趁著施粥的時候假裝災民,擠佔真正災民的資源。
若你認為他們單單只是佔點小便宜,大家捏著鼻子忍忍也就算了,那你就太天真了。
這些人還會煽動災民哄搶糧食,造成富戶的恐慌,長此以往,讓敢再接濟災民?
但對這些人又不好分辨,即使是分辯了出來也難以強行驅離,他咬死了就說自己受了災,你真能咬他食咩?
眾人看李師的樣子,自然知道這最後一個法子就是方唐鏡想出來的,來不及佩服便又被李師的問題吸收,不由得心念急轉起來,若換了自己,要如何解決?
三解元此時臉漲得通紅,原以為自己可以力壓方唐鏡一頭,卻不料人家壓根就已經胸有成竹,與之一比,自己自認完美的方案簡直不忍直視。
好在所有人都再次被李師的問題所吸引,沒有注意到三人的窘境。
三人深吸了一口氣,知恥而後勇,準備在李師的這個問題上再扳回一局。
然而,就在所有人剛剛進入苦思冥想模式的時候,方會元就已經開口道:
“巧了,恩師有所不知,適才曾彥兄長就在與學生討論過這個問題,他閱歷豐富,見聞廣博,早就有了應對之法!”
什麼,早就有人想到這個問題的解決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