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初生牛犢不怕虎,莫非這二楞子師爺要玩橫的?
這樣一想,眾人又記起了什麼,似乎,好象,聽說這師爺是有斑斑惡名的,記起來了,據說這貨就是打過侯府少爺,被革了功名的那個,是他,就是他,讀書讀壞了腦的二桿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所有人都覺得一股寒氣從尾椎直衝後腦,心裡的不祥又坐實了三分。
到了此時此刻,眾人不但不對美酒佳餚抱有什麼幻想,就是連一杯熱茶也成了奢望,只盼著能早點回家便是幸福之極的好事了。
當然,也有人自持後臺夠硬,偏偏就是不吃這一套的,又自忖若是一進門便弱了氣勢,之後豈不是任這沒毛小子搓捏?
環視四周的商人,這位方面大耳的富態商人有心振臂一呼,便不屑地說道:“這位小相公年紀輕輕,看不出,倒有古大臣之風。”
正常情況下,這倒是一句對少年人極高的褒揚,可此人語含譏諷又有誰聽不出來呢?
頓時就有心懷不滿之人湊趣問道:“裘員外果然高見,只是恕我等孤陋寡聞,不知是哪位古大臣?”
“自然是那位女帝則天裙下,名滿天下的來俊臣,來大人。”裘員外哈哈一笑。
裘員外此言,極為誅心,但他是故意的,一來有心出頭,爭一爭這商界領袖,二來則是私心作祟。
裘員外,姓裘,名勳業,表字忘歸,倒是個風雅的表字,出身江泉蘭溪鄉裘氏,乃是本縣田產數萬畝的望族,有族叔現任貴州右布政使。
裘員外本人也曾是個屢考不中的縣童生,年過四旬,才不得不棄筆從商,打理家族糧油生意,因背靠大樹,本人也頗為精明,事業倒也有些所成,這幾年將家族生意經營得紅紅火火。
而且其人野心也不小,吞併了數家小糧行,此時隱隱有本縣糧業鉅子的風範,便有意向商界領頭那拔人裡爭上一席之地。
因此裘員外不免就覺得自己已經是成功人士,起碼比一般的秀才都要成功得多了吧!
當年屢試不中實是非戰之罪,只因天意太過弄人啊!
於是乎,裘員外膨脹了,一看到方唐鏡這類少年成名,“走了狗屎運的秀才”,就氣不打一處來,仇視不已。
有時人與人的惡感就在一眼之間,確定過眼神之後往往就是:
“你瞅啥!”“瞅你咱地!!”“你再瞅一個試試!!!”“乒乒乓乓!”
裘員外的話相當於武林中人過招的前奏“請指教”,說過之後就不惜撕破臉開打的節奏。
當然,他敢說這話也有亮明身份山頭,敢與方唐鏡硬碰硬打擂臺的意思。
人都是有從眾心理的,眼見有人做出頭鳥反抗“暴政”,倒也樂得推波助瀾。
立即便有不少人湊趣地哈哈大笑,肅殺氣氛沖淡了許多。
一時間,這位裘員外身邊就圍了不少人,言談漸漸熱烈起來,一副以裘員外馬首是瞻的模樣。
這正是裘員外想要達到的效果,他此時已隱隱有商界領袖的派頭。
只有以龐掌櫃為首的一夥布匹生絲商人額上冷汗直流,不動聲色地挪動腳步,離這貨再遠一些。
這貨實在太你嬢敢說了,自己找死也就罷了,可千萬不要連累到了自己。
他們這些人可是親眼目睹那不可一世的劉書辦,三言兩語就被打得半身不遂,對於那位方小郎君不敢有半點不敬。
不怪他們這麼想,那裘員外的話看似是笑話,實則將人往死裡得罪。
來俊臣是什麼人?在街頭話本中,倒也是一代傳奇人物。
據流傳的話本所載,此子乃是街頭無賴出身,因長相極為俊俏,乃得到則天女皇青睞,收為裙下之臣,據說乃是三千“面首”裡的魁鬥。
如果說上面的乃是市井無聊的傳說,那下面的基本全是史實了。
這位倖進之臣不但魅惑女皇的功夫了得,更善於告密誣陷,乃是有密要告,沒有秘密創造秘密也要誣陷的始作俑者。
下至販夫走卒,中至狄仁傑這樣的名臣,上至皇子皇太子都是他碗裡的菜,喪心病狂之極,更著有心得《羅織經》流傳天下,可謂謗傳天下,千古佞臣的反面典型。
這還沒完,此人還是古今能排進前三的酷吏,凡審案莫不大肆誅連,經其手族滅者數不勝數。
這貨還是個術業有專精的發明家,為了更好地開展業務,他發明了“突地吼”“見即承”“鐵圈頭”等等令人聞之喪膽的刑具,便是紂王的“炮烙”“脯刑”當面,對比之下也要羞愧無地。
以這樣作惡累累,罄竹難書的人來比喻方小相公,那真真是作死不看日子了。
喜歡大明偽君子請大家收藏:()大明偽君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