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1章 命途多舛

“此後便是百年至今的承平,其間真跡下落不明,各種摹本時有所聞,每次出現,即便是摹本,都會是高價成交。”

這個大家都能理解,即便成交的不是真本,那些歷史上有名的摹本也都有著厚重的積澱,有著不菲的價值,比如蘭亭序的各種歷史摹本,哪個不是價值連城,令收藏界趨之若鶩?

事實上清明上河圖的傳奇還在延續,後面還有大太監馮保連用調包和殺人奪寶兩條毒計,嚴嵩巧取豪奪等等故事,不過按照時間線,方唐鏡也就到這裡結束了故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名家書畫既然值大錢,那麼就不可避免的會催生出作假行業。更何況有各個時期的摹本珠玉在前,清明上河圖就更是作假界專攻的重點。”

到了現在,沒有人還會對方唐鏡不服氣,開什麼玩笑,能將清明上河圖的脈絡說得如同掌上觀紋一般的人,會看不出真偽?

“其中就湧現出許多專業作偽的高手,但由於真跡難覓,作假者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他們也只能模仿各種摹本,其中因為金摹本最為接近原作,便成了作假的重點,這是作假很明顯的一個特徵。”

眾人歎服,這個道理很淺顯,沒有真跡的情況下,可不就只能摹仿最接近真跡的金摹本。

可問題又來了,以上的方法只適用於行家中的行家,絕大多數人連真跡與金摹本的區別都不知道,又哪裡分得出真假?

“既然不能從源頭辯識,還有一法,從作假者本身的蛛絲馬跡去辯偽,比如擺在咱們面前的這幅假畫。”

眾人一下子就嘩啦啦圍在“清明上河圖”面前,雙眼探照燈一般來回掃視。

“各種山寨版本中,粗製濫造的自是不難發現,相信也難不倒大家!唯有永樂帝后期閩地畫家臨摹的最為逼真,幾乎已達真假莫辯的地步,最為棘手。”

山寨版?這個說法很新鮮形象,眾人略一思索,都是點頭稱善。

真貨如官兵,假貨便如同佔山剪徑的山賊一般?官賊不兩立,兩者一比,高下立分。

“假的終究真不了,有些東西作假者會不經意間加入到畫作中,比如作假者的生活習慣,語言習慣,行文習慣,這些都不是容易剋制的,這就形成了與原作者的區別所在。”

還可以這樣子辯偽?不直接從畫作本身看問題,而是把作眼點放在製假者身上?

同樣一件事,看問題的角度不同,便有了橫看成嶺側成峰。

眾人如同醍醐灌頂,一下子眼光大亮。

所有人的目光又齊刷刷射向清明上河圖,好半晌,各人都揉著發酸的眼睛,知易行難啊!

還是一無所獲。

“大家看這裡……”方唐鏡微微一笑,指向畫的一方。

方唐鏡所指的地方,上面有四個賭徒正在擲色子.

其中兩個色子是六點,還有一顆色子在旋轉。

莫非,破綻就在這三顆色子裡?

一想到謎底即將由自己揭曉,眾人就象打了一碗雞血,精神暴漲!

喜歡大明偽君子請大家收藏:()大明偽君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