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1章 拜師求道

此病也!

朝代更迭之病。

病在腠裡,湯熨所及;病在肌膚,針石所及;病在腸胃,火齊所及;病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

小子大膽斷言,此時尚是病在肌膚之末,腸胃之初,尚有藥可治,若真等到病入膏肓……”

方唐鏡不再說下去,搖搖頭,一副相當遺憾的樣子,彷彿若他不能為官,大明就錯過了不知多少億白銀一般。

方唐鏡看出了這個社會的弊病,兩個為政多年的老油條又怎麼看不出?

可是,看得出來是一回事,應該怎麼做,做不做得下去又是一回事。

自上而下的改革玩不轉,李秉已經從自已身上得到了驗證。

他本來已經可以死心絕望,但他現在突然又從方唐鏡身上發現了另一條路。

一條自下而上的路子?!

這是一條新路,沒有人走過的路,能不能成功?只有天才能知道!

但有路總好過絕路,

方唐鏡正在做的就是這件事,從底層做起,一點點的改變,當朝廷發現不妥之後,一切已成現實,且有了一大批的既得利益階級自覺地維護這種成果,水滴石穿,原本的固有秩序焉有不革不變之理。

這就讓李秉產生出了希望重燃的錯覺,自己的抱負或將在此子身上實現?

而在情感認同方面,方唐鏡之前打出同情牌,就是為此埋下伏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李秉出身並非名門望族,少年喪父,也是貧寒出身,靠了半耕半讀自強自立硬生生熬出的頭,比方唐鏡過的苦得多,這也造就了堅忍強硬的性格。

“石渠所言不差,此子類我!”所以方唐鏡自述讀書的艱辛遭遇,妥妥地引發了李秉的情感共鳴。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人最欣賞的永遠只有自己,越與自己接近的就越容易得引發共情效應。

李秉此時當然自動腦補出了若干程門立雪,鑿壁偷光的畫面。

追憶了年輕讀書時的似水年華,又對比一下方唐鏡,李秉再次自我肯定,“此子類我!”

方唐鏡腦裡想著的都是怎麼才能成為李秉的弟子,為什麼不是王恕?

道理也很簡單,做王恕弟子的可能不是沒有,但現在並不合適,王恕作為本次科考的總提調官,是不可能與某個生員產生超出一般點頭之交的關係的。

而且還有一點,王恕是在職官員,若是為了避嫌,生生將方唐鏡刷下來那就弄巧成拙了,這在很多大員身上都是有發生過的。

李秉則不同,致仕的官員,不但不用避嫌,還可以光明正大全力支援自己的學生為國出仕,舉賢不避親嘛,再說,老子已經致仕了,無官一身輕,怕個毛線。

就算哪個言官發了瘋找麻煩,又何懼之有!就算是皇上要一擼到底還能擼到哪裡?

所以李秉越看方唐鏡就越是歡喜,這小樣,長得倒也十足進士範,跟自己年青時倒真有八九分相似耶,很是令為師拿得出手。

八股文章差了一點點火侯,這不是大問題,畢竟底子擺在那裡,有十來天足夠補上了。

年紀輕輕做事有章法有策略又能堅持原則,這一點尤其象自己……

李秉這樣想的時候,良心有一點點痛,不過他沒有在意這些細枝末節,繼續暢想未來,實際上這小子應該能走得比自己更遠。

“咳,咳……”既然決定收學生,老道就要先擺出一番師道尊嚴。

“觀爾文章,文理頗有新意,才氣縱橫,隨處都是妙語,也算佳作。然則文法失之凌厲,難以一以貫之,雖非一而鼓再而竭三而衰之相,卻也不免有龍首蛇尾之憾,想你也是天縱之資,怎的看不透八股取士之義,雖已登堂,卻未入室,惜哉!”

“八股取士之義?”這學名方唐鏡頭一次聽,認真吃了一驚,自己在八股方面是下了大苦功的,自忖還是有七八分把握的,不料在對方口裡出來,竟然只是入門級別,連八股真正的本義都沒有悟透?

喜歡大明偽君子請大家收藏:()大明偽君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