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冤枉啊,在下是下河吳家村人氏,吳慈仁,常年在外經商,日前接到家中來訊,祖母病重,故而想盡快趕回見她老人家最後一面……小小意思,不成敬意,請兄弟們喝酒交個朋友,也請長官行個方便,大家都是鄰居,抬頭不見低頭見的……”
“下河吳家村的?失敬失敬,…唉呀…這,怎麼好意思收吳先生的大禮…那我就不見外了,都是兄弟…老人家要見最後一面?百善孝為先嘛……好走,好走,不要誤了時間,回頭見……”
朝中有人好辦事,很快,這支船隊便重新掛起風帆,揚長而去。
直到巡邏艇看不見,船艙裡的人便陸續走了出來。
這些人便是此次朝廷貢銀大劫案的主角,準確的說是內外合流的海盜,都是惡貫滿盈的亡命之徒!
這些人看上去涇渭分明,一眼就看得出是兩夥人。
一夥清一色的黑色勁裝,裡面還套著貼身的皮胄,行止進退都有法度,明顯是受過嚴格的軍事訓練。
而另一夥人就顯得十分落魄,魚蛇混雜,有穿著短衫的,有穿著破舊武士服的,而且這些人髡頭鳥音,哇哩哇啦的說著鳥語。
最辣眼的還有一些髡頭貨,全身上下只是兩股間包著一片厚而發黃的遮襠布!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尼瑪就是一群不開化的東洋畜生,老子看著就想一刀一個,切了做太監的幹活…...”
頭上戴著斗笠的漢子瞥著這些個穿著吊兜布的貨色,很是鄙夷地吐了一口唾沫。
“郎將軍,這你就不懂了吧,這個遮襠布是他們倭國的祖傳,據說省布,吸汗還特別好,有了它不容易得痔瘡……聽說還有個國名,叫‘褌’,扎法還挺麻煩!”船老大是個假倭,對倭國的習俗也算十分熟悉,指著那些散發著臭味的發黃兜襠布解說道。
“我管他嬢的是兜襠布還是什麼鬼‘褌’,反正等會老子就要上岸了,這些雜碎就交給你了。”這位郎將軍一臉解脫的樣子。
“放心,誤不了上頭的大事。”船老大嘿嘿一笑,輕蔑地說道:“不要說帶他們去送死,就是帶他們去先吃翔再去死,他們也是越吃越開心的。”
這個時候,黑衣人裡的一人正朝郎將軍走過來,一名“月代頭”髮型的倭寇背對著他剛好擋在道上,黑衣人毫不客氣地直接一腳踹在這傢伙的屁股上,兜襠布上現出一個清晰的黑色鞋印。
“誰他瑪踢我?”那倭國浪人大怒從船板上爬起,手按肋差短刀。
“你他瑪還敢還嘴!”那黑衣人很是不爽,正反手又給了那個傢伙兩記響亮的耳光,“敢擋道,爺廢了你!”
“嗨!副將軍打的好。”那兜襠貨捱了兩耳光,立馬將一雙羅圈腿併攏,與有榮焉的嗨了起來。
“喲西,織田家的榮耀!”其他島國浪人看著這一幕,對被打耳光那傢伙當真是羨慕妒忌得不要不要的。
這可是副將軍親手賞的耳光,太值了,回去至少可以吹一年的了。
別看大明曆年害倭患,實則大明海盜是以明人為主導地位,這些大明海盜畢竟很多是地方豪強出身,手下多有一些讀書懂韜略的人,混海盜圈自然要比一團散沙的倭寇強得多。
而且大明這邊人口眾多,補充兵源也比倭國容易十倍百倍,因而造成了雙方強弱之勢從來都不對等,名為倭患,實則大明朝大部份時間裡,縱橫四海的大海盜頭子都是大明人。
何況這些黑衣人殘忍喈血,冷酷無情比他們這些倭寇還要狠辣,這些倭寇都打心眼裡發毛。
島國倭寇是唯實力論者,誰的拳頭夠大夠硬,誰說的就都是對的。
所以這時候上位者打下位者耳光,不但不是侮辱,簡直就是最好的賞識獎勵。
副將來到郎將軍身邊稟告道:“將軍,前面就是飛猿峽,該準備上岸了。”
喜歡大明偽君子請大家收藏:()大明偽君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