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恰好就瘙到了方唐鏡的癢處,當下滔滔不絕地說道:
“產品和市場,若是能完美的找到一個契合點。那麼,這個產品想不大賣都難,而我選擇的地方,就有這個潛力。
這三個地方分別代表了低中高三個消費群體,這恰恰就是我給成衣產品定下的方向,以後生產的服裝,要有高中低三個檔次之分。
但這顯然是不夠的,人們買菜會去哪裡?當然是菜市場。買牛馬去哪裡?當然是牲口行。以此類推,成衣也要做成市場,要讓人們一想到衣服,就不由自主地往成衣市場裡去採買。
這就需要品種多,門類齊,這家店不滿意就可以在下一家選中自己心儀的衣服。
只有顧客想不到,沒有我們做不到,
要做到這一點,就要形成規模,只有規模上來了,才能培育出人們的消費習慣,如此良性迴圈,人們就會形成做衣服不如買衣服的觀念。
所以我選擇的這三處,每一處都是二十幾家相連的門面,就是要統一鋪上我們的成衣,要就不做,做就要一炮而紅!”
經濟上的事汪芷是不懂的,但方唐鏡說得條縷分明,彷彿馬上就能發財的樣子,著實讓汪芷爽感止跌回升,火箭式飆升。
但隨即,汪芷又頭痛了,銀子,一百一十三家商鋪固然是大手筆,可盤下這些商鋪的這筆銀子從哪裡出?
這可不是小數目,就算是半價,也要拿出五十七萬兩的真金白銀.
不是應該賣掉一些再買回剩餘的麼?
“銀子的事你不必操心,咱們用商鋪抵押給‘救災扶貧基金會’,大約可以籌集到四十萬兩的低息貸款,剩餘部份再發行股票募集。”方唐鏡仍是胸有成竹。
股票又是什麼?汪芷的眼神又迷茫了。
“具體的原理有些不好說明,這樣,你就當是找人合夥做生意。
把咱們的產業分成一萬份,值得一百萬兩銀子,所以每份值一百兩銀子。
然後,咱們保留五千份,佔最大的份額,也就是最大的股東。
將剩下的五千份原始股發賣出去,收回五十萬兩的銀子。”
“別人憑什麼會買你的這個股…票?”汪芷好奇寶寶。
“問得好,人們買的就是一個美好的未來。
因為我們每年的收益也要分成一萬份,比如收益是三十萬兩,分成一萬份,每一份需得發放三十兩銀子的紅利,如此一來,買了股票的人就能在三年多一點收回成本。
再往後,每年的收益當然就是白拿,穩賺不賠的。”
“若是虧了呢?”汪芷追問。
“那當然買了股票的人也跟著倒黴。”方唐鏡神情嚴肅地說,然後又補充道:
“這當作最後的選項吧,有了‘救災扶貧基金會’的三十萬,我們可以先拿到六十家的產權,然後再和這六十家商鋪的產權抵押給別的錢莊,只不過錢莊的利息會比較高,讓我想法子找一家利息低的。”
“天下錢莊都是一個德行,想要他們降低利息,可比殺了他們還要難吧?”汪芷不信。
方唐鏡實際並不想在這個時候推出股票這玩意,在制度和配套技術都跟不上的情況下,一旦這東西開始自行流通買賣,將會演變成一場金融災難。
方唐鏡嘆道:“那我就只能自己開一家錢莊來供你揮霍了!”
汪芷心裡一突,沒有介面,這話聽著,怎麼象是要包那個養似的。
其實方唐鏡心裡想的是,若是開錢莊,是不是該收割一批松江的官員了?
韭菜養著,就是要收割的嘛!
喜歡大明偽君子請大家收藏:()大明偽君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