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45章 書中自有

“小者使之富,強者使之窮困。彼強且窮,必吞小國也。小國不忿則聯而攻之,強主亦無法坐大,久之,必成戰國混亂之局。”

“亂象成矣,何以民生?爭王逐霸,必不恤民力。”

“長此以往,人口流失,耕地荒蕪,強國亦必國疲力弱也,況其撮爾小國乎。”

“當此之時,我只需以偏師一旅弔民伐罪,百姓寧不簞食壺漿以迎王師乎?”

“倭國之大小領主,唯一活路便是歸附。”

“若不歸順者,天兵竟可攜降者為前鋒,驅虎吞狼可也!”

“頃刻便可踏碎彼等疲軍,雷霆之擊螻蟻,寧有全屍乎?”

“若為穩妥計,亦只需圍而困之。”

“彼國之城小,且無隔夜之糧,為生計,其眾亦必縛其賊首而降天兵也。”

“而此過程亦不需朝廷派兵,只需要管好商人,使之按朝廷之法行商,則大事可成矣!”

“此經濟戰之法,以吾計之,一年便可見成效,三年便可致倭國亂局,五年內可見大亂,十年可絕百世之患,不復再有倭國存世也!”

懷恩公公久歷政事,還從來沒有什麼事能難得住他,可現在看這“靖倭策”,生平第一次有一種看不懂的感覺。

從直覺和策略來說,這都是一篇絕世之治倭良策。

可是,這“經濟戰”嘛,實是聞所未聞。

按上面的步驟推衍,大方向倒是可行,且不會耗費錢糧。

朝廷還能獲取巨利,正好拯救這些年緊巴巴的財政。

按理說依策而行也無妨,反正惠而不費,朝廷又不損失什麼。

可“海禁”乃是太祖定下的國策,“倭國”也是太祖定下的“不徵之國”。

現在這篇靖倭策一下就破了兩大國策,這就很有些難度了。

當然,文章裡也說了,當年太祖定倭國為不徵之國,實是朝中大臣不明真實情況出的餿主意。

這些事情懷恩公公還是比較清楚的。

當年太祖派人召倭國來朝,最開始的時候倭國不敬,竟然斬了使者,太祖勃然大怒,當時就已經要下旨派人滅了此獠。

但後來誠意伯勸太祖道:

“倭國地無三尺平,人無兩件衣,家無隔夜糧,連狗都少得可憐。

就算咱們得了這些地方,有何用處?

還要耗費錢糧養兵,接濟那些倭民,實在是得不償失。

就如同自己有溫暖的華屋不住,非要住四面漏風的狗窩,太不划算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後來太祖找人一問,果然,倭國當真是連狗都少,所以這些人還十分崇拜狗子。

太祖嘆息,這地方就是白送也千萬不能要啊!

加上後來倭國得知太祖當真要派兵滅國,便連忙派人來朝貢。

不但執禮甚恭且年年來朝,太祖也就不計較了。

若當時太祖能看到這篇文章……哼哼!

以老朱家愛財如子的性子,絕對二話不說,派天兵滅此朝食,誰勸都不好使。

思緒萬千,懷恩公公又想了又想,還是覺得,還是要讓皇上再看一看這篇文章為好。

成化皇帝此時已經吃完早餐,準備上朝了。

聽說懷恩又要求見,理由竟然又是“軍國大事”。

為您推薦